雖然盟國方面透過了一致的戰略安排,但是這僅僅是戰略安排而已。
盟國之間的互相協調指揮,僅存在於紙面之上。
事實上,四個主要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的防禦力量,根本做不到協調的相互合作。
美國的陸軍司令部一直都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而海軍司令部則遠在夏威夷,距離東南亞主戰場有幾千公里之遠。
英國遠東艦隊的司令部位於新加坡。
這也就代表著,一旦爆發戰爭的時候,金梅爾將軍將在夏威夷,像幾千公里之外的新加坡和洛川發號施令。
這即便是在資訊時代處理起來的難度也太大了。
在陸軍方面,雖然大家都認可,英印軍將作為一線主力,抵抗日本對東南亞的進攻。
但是,英軍事實上,並不是英國人的一線部隊,他們僅僅是二線部隊,在聯合陸軍司令部視察的時候,凌笑曾經私下裡對自己的手下這樣評價英印軍部隊。
如果說他們是一群猴子的話,我還能期待一下他們的戰鬥力。
可惜他們是印度人。
不幸的是他們是印度軍人。
更加不幸的是,他們是在英國人指揮之下的印度人。
英印軍的主力被部署在那緬甸方向,而緬甸,必然是遭到日本重點進攻的方向,日本對於緬甸和印度,非常的期待,作為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鑽石,印度可是一個非常富庶的殖民地。
這對於,地形狹窄且沒有任何資源的日本人來說,簡直是致命的誘惑。
而另外一個方向則是馬來亞方向,對於馬來亞方向的進攻,最終的目標肯定是新加坡。
新加坡作為英國遠東艦隊的司令部,英國在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要塞,它的防禦力量是比較強大的。
新加坡的防衛力量主要有6萬名英國軍人為核心,包括十幾萬的英印軍部隊,雖然英印軍部隊非常多,但是其戰鬥力還不如那6萬名英國士兵。
在視察的過程中,作為聯合陸軍司令部的參謀長凌笑曾經對聯合陸軍司令部的司令阿德那提出了一個建議。
他認為新加坡的防禦不應該把那些印度人也牽扯進來。
在新加坡遭到攻擊時候,那些英印軍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主要的作用,還會浪費大量的軍火以及食品。
一旦新加坡遭遇長期圍困,那些英印軍幾乎就是累贅中的累贅。
對於凌笑的建議,雖然阿德那將軍表現出了虛心接納的樣子,實際上,卻對這個意見嗤之以鼻。
他認為新加坡的防禦只有英國軍隊對自己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英印軍提供數量上的保證。
既然,英國人自己作死不聽勸,那麼凌笑自然不會多說話。
而即便準備如此鬆懈的永遠英國部隊,也是同盟國中準備得最充分的。
排除掉陸航方面的陸軍之外,荷蘭人基本上把自己的陸軍都集中在這幾個主要的大城市以及油田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