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勢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日本政府的這個行為更加讓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緊張程度升級。
東南亞地區的各個主要勢力不約而同的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備戰行動。
陸航方面,現在已經將固定防禦工事的基本結構修築完畢了。剩下的就是逐步完善了。
陸航勢力在工業體系方面,隨著從美國進口的各種各樣的,工業機床的抵達,陸航的勢力完成了對於各種基礎工業的初步體系構建。
在完成初步體系構建之後,陸航勢力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徵兵上來。
由於現在的陸航軍隊當中,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海軍方面。而陸軍和空軍的數量是比較少的。
所以在徵兵過程中,陸軍空軍和海軍,三個兵種的徵兵比例是633。
這一輪徵兵的主要目的是將陸軍規模擴大到3000人。
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陸軍的數量還是太少了。但是,總人口只有這麼多,軍隊也數量不能太過於多。
除了陸軍的擴軍行動之外,海軍和空軍,雖然整體數量上沒有陸軍徵招士兵的數量那麼多。
但是海軍和空軍有他們各自是要做的任務,海軍現在主要需要的是新型艦艇的裝備,而新型的驅逐艦潛艇生產基地全部都在洛川港的海軍制造廠裡面。
現在到真正由陸航勢力生產出來的軍艦下水,還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所以海軍現階段中招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小型艦艇的水兵。
事實上,在洛川當中的文明成長系統給出的海軍建造廠,是沒有生產大型戰艦能力的,最多也只能生產到輕型巡洋艦。
不過這對於現在的陸航來說已經夠了,因為,陸航的勢力,所有的大型軍艦都是透過文明成長系統的任務獲得的。
只要能夠繼續完成文明成長系統,讓文明成長系統升級自己的科技樹,那麼,之後大型軍艦一定可以生產的。
現在不急於一時。
在海軍生產之外就是空軍的裝備生產了,對於空軍來說,空軍的航空兵部隊,實質上沒有多少需要提升的地方。
因為飛行員的培養週期實在是太長了,而且,現在又不是像蘇德戰爭中那樣,蘇聯一方已經遭到了巨大的戰略壓力,所以,給飛行員隨便練一練就直接上去打仗了,現在對於陸航方面來說,還沒有焦急到那種程度。
所以,飛行員的訓練是按照成套來的,根據劉夢的報告,現在陸航的勢力當中,一共有75名飛行員在接受飛行員訓練,最終能夠有多少人合格的畢業也不知道。
但是,對於現在的陸航來說,很顯然,75名飛行員應該差不多是足夠了,畢竟整個陸航的勢力要平衡各個部門佔用的人力。不可能把大量人力全部給予軍方。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這一次的徵兵行動中,空軍還能夠得到和海軍一樣的徵兵名額,原因就在於空軍不只負責指揮空中攻擊,而且還負責指揮空中防禦。
畢竟,海上的防空裝置可以依靠各種大型戰艦自帶的防空火力,而布干維爾島的防空,也可以依靠固定防禦工事的防空火力網,那麼對於,最重要的城鎮洛川城來說,防空只能依靠,防空部隊來進行,而防空部隊的指揮權也是劃歸在空軍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