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亞齊人準備發動起義反抗當地荷蘭殖民者的同時,歐洲局勢也向著最終不可避免的深淵滑去。
3月29號。希特勒對於波蘭人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他已經向國防軍以及黨衛軍,下達了最終解決的波蘭的命領。
並且帶著他的誠意裡賓特洛甫從柏林飛離莫斯科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舉行了會談。
並且在3月28號的晚上,簽署了《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協定》,正式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在這個條約中,雙方確認了瓜分波蘭,並最終瓜分整個歐洲的蘇德協議,而蘇聯也向德國保證,將會在德國入侵波蘭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程度的掩護。
在解決了蘇聯的威脅之後,希特勒終於要放手一搏了!
在,3月29號晚上的大本營會議上,希特勒當眾宣佈消滅波蘭是德國必須做的事情,波蘭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醜惡的產物,德國必須奪回曾經的土地,為此,他要求所有參戰部隊在4月1號凌晨445,做好作戰準備併發起攻擊。
3月30號,德國外交部發表最後一次外交宣告。表示波蘭必須接受德國的所有條件,否則德國將採取其所能夠採取的一切措施,維護在波蘭境內的德意志民族的權利,並且維護德意志民族領土的完整性。
在3月30號和3月31號最後的兩天時間裡面,英國人還在為和平做著最後的努力。
英國首相張伯倫直接指示,英國駐柏林大使和駐華沙大使,要求他們把在德國和波蘭的意見互相交換,並盡最大的努力促成德國和國產之間的協議。
但問題在於希特勒元首已經厭倦了和波蘭人無盡的談判。此時希特勒認為,解決波蘭走廊問題唯一的方案就是對波蘭發動攻擊,並且認定英國和法國不會為了波蘭而同德國開戰的。
所以至此,所有的外交努力均已宣告失敗,德國對波蘭的攻擊已經不可避免。
為了能夠快速消滅波蘭,德國在整個德波邊境線上一共投入了44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14個摩步師,總計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共計投入88.6萬人,如果算上預備隊兵力的話,則達到了62個師,160萬人。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波蘭人在德國向波蘭提出最後通牒之後,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
為了抵抗德國即將的進攻,波蘭一共準備了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和高達80個左右的民防部隊。
雖然波蘭人的軍隊數量不少,但是質量卻不怎麼高,而在技術兵器上更是佔盡劣勢,相比於德國軍隊,波蘭人一共只有輕型坦克220輛,超輕型坦克650輛,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
除了兵力對比有著嚴重劣勢之外,波蘭人在作戰思路和戰役準備上也有著嚴重的缺陷,截至到4月1號,遭到德軍全面進攻為止,波蘭人準備的民防部隊甚至只動員了不到23。
綜合以上因素,波蘭人沒有戰勝德國的可能性。
不過或許波蘭人自己都沒有想過,他能夠單獨戰勝德國。
波蘭最高統帥部的作戰計劃一直都是圍繞在邊境地區,給予德軍堅強的抵抗,並且等待英法在西線發動進攻,然後東西夾擊德國。
1939年4月1號凌晨445,從德國東部47個主要空軍基地68個飛機場,起飛的近700架各型別戰機,對波蘭境內的橋樑,交通樞紐,水電站,重要軍事目標,發起了突然攻擊。
與此同時,在但澤市進行友好訪問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也向波蘭海軍發動了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