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會談的失敗,不僅震動了陸航方面,同樣也使得倫敦方面陷入了困境當中。
張伯倫首相對於喬治本森沒有能夠達成協議感覺非常的憤怒,他直接發電詢問喬治本森為什麼在馬尼拉沒有達成協議。
在接到張伯倫首相的詢問電報之後,喬治本森直接把政治顧問蘇欣提出的條件一五一十的報告給了倫敦方面。
結果張伯倫首相就只能認同喬治本森的決定了,如果張伯倫首相自己親自在場的話,他也不會接受對方的條件的。
因為對方的條件對於整個大英帝國來說,實在是太難以接受了。
在接受了談判已經失敗的事實之後,倫敦方面也不得不考慮了起來之後應該進行什麼行動?
現在在談判桌上,倫敦方面已經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那麼就只能在談判桌外面想辦法了。
不過對於倫敦方面來說,他們的困難非常的大。
首先第一點,如果自己動用武力的話,那麼會和美國發生直接衝突。在歐洲戰雲密佈的情況下,大英帝國已經不能再得罪美國人了,畢竟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力量就已經非常的衰退了。
英國能夠勉強守住歐洲的地盤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在遠東地區和美國站發生直接衝突?
在在冥思苦想之後,張伯倫首相和他的那個大臣們終於想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辦法。
那就是透過他們在亞洲的代理人介入這場戰爭當中。而英國人之前在亞洲的代理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澳大利亞人另外一個則是日本人。
澳大利亞人的軍事力量在之前的戰役中已經證明了是不可靠的,畢竟澳大利亞人的海軍之前可是被陸航輕鬆消滅掉的。。。英國人明顯忽略了自己的艦隊同樣被直接消滅掉的事實。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此時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日本人身上。
英國駐日本大使直接面見了近衛文磨首相。雖然此時的近衛文磨一直想要把英國人的殖民地拿下來給日本自己壓榨。
不過這個時候還不適合英國人直接撕破臉的時候。更何況英國人提出了一個日本人非常難以拒絕的條件。
在英國駐日本大使的同近衛文磨的會談當中,英國人直接提出了,如果日本能夠幫助英國擺脫這次的困境那麼英國人十分的願意在東南亞地區給日本人一塊兒土地作為補償,而這和土地則將是印度尼西亞。
英國這一套完全是在亞洲複製了他們在歐洲的行為,那就是無盡的綏靖政策。
他們透過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等這些小國家的利益來滿足德國的貪婪,希望德國不要直接進攻自己。
而在亞洲,英國則透過犧牲荷蘭在印度尼西亞殖民地的利益想要日本的為英國人出力。
雖然近衛文磨首相本人對於英國人這個條件非常的滿意,但是從在整個日本政府來看。
他受到了巨大的牽制,首先,日本對於美國人的立場是非常清楚的。
因為美國人幾乎對全世界公開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支援陸航的實力,反正英國人武力解決索羅門群島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