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在為將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反抗運動做提前的鋪墊。
如果美國國務卿赫爾在這裡稍微鬆口了一下,那麼在之後發生的事件中,美國政府就必須要站在自己這一方。
但是,從美國國務卿赫爾謹慎的表態當中,蘇欣已經清楚的看出了美國政府似乎對於在東南亞地區掀起全面的反抗運動,持有一定的疑慮。
這個疑慮在蘇欣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雖然美國人對外宣稱自己沒有殖民菲律賓,但是菲律賓實際上依然是作為美國的殖民地存在的。
如果在南太平洋地區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運動,那麼必然會對菲律賓造成一定的影響的,這肯定是美國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在經歷了兩輪的試探之後,國務卿赫爾和政治顧問蘇欣終於可以正式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討論一下,即將要同英國人進行的談判了。
雙方在會談中達成一致,那就是無論如何美國政府都會支援陸航統治現有控制的所有區域。
這是美國政府的最底線。也就是說陸航控制布干維爾島是得到美國政府的明確支援,美國國務卿克願意在談判過程中對英國的談判代表施加額外的壓力,來要求對方在布干維爾島這方面做出讓步。
而作為對美國政府願意主持正義的回報,政治顧問蘇欣明確的答覆了美國國務卿,在布干維爾島的英國那些工礦產業將優先由美國人接手。
畢竟,對於陸航來說,現在人口太少工業體系不完整。自己無力接手英國人留下的這些工礦產業,與其就這樣在一邊廢棄著,還不如賣給美國人換點東西呢。
在說了,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後,美國和陸航是在同一個陣營裡面的。
而美國國務卿赫爾對於陸航方面提出的其他要求,不置可否。
對於那些英國產業的問題,美國國務卿赫爾表示那是陸航方面和英國人的談判,美國就不插手了。
可以明顯的看出來,美國國務卿赫爾對於蘇欣提出的要求控制南太平洋地區其他領土,是不會給予支援的。
在赫爾的內心深處。他認為現階段美國雖然支援陸航這股勢力。
但是不能讓這股勢力成長的太快,如果成長太快的話,很有可能直接脫離美國的控制,到時候美國就是養虎為患了。
雖然同美國國務卿赫爾之間的會談,沒有取得想象中那麼大的收穫。
但是,基本上布干維爾島的領土主權問題,已經得到了美國的明確支援,這對於蘇欣來說就已經夠了。
此時蘇欣已經在腦海中策劃著利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殖民地起義對英國人施加額外的壓力,以圖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多的利益。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