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歐洲形式可以說因為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最後通牒而被推上了非常緊張的狀態。
德國的這一行動標誌著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對德國作出的退步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德國並不滿足於僅僅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事實證明,德國的目標是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而沒有任何人知道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還會不會繼續在歐洲擴張。。。
畢竟,在吞併奧地利的時候,希特勒說過這是德國最後的要求,在吞併蘇臺德的時候,希特勒也說過這是最後的要求,在即將要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希特勒依然告訴英國和法國這是他在歐洲最後的領土要求。
雖然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慘重的人員傷亡,英國和法國不希望再捲入像上次世界大戰那樣的世界戰爭當中,但是這也不代表德國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耍英國和法國。並不是所有的英國和法國官員們都對德國一味的退讓,在英國和法國國內依然有對德的強硬派,他們對於政府的綏靖政策非常不滿。
當希特勒再次撕毀了慕尼黑協定之後,這樣的不滿在英國和法國達到了頂峰。張伯倫首相一方面要應對索羅門群島的危機另一方面還要安撫國內自己的反對力量,可謂是焦頭爛額,捉襟見肘。而法國就更不用多提了,法國總理的更換速度甚至比法國的換桌布的更換速度還要快。政治混亂在法國幾乎達到了頂峰,以至於法國政府很難對德國在歐洲的擴張做出什麼有效的應對。
為了挽回自己失去的民心。在1月28號,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德軍從三面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時,張伯倫首相在內閣會議上正式對外宣佈,英國將會對德國進行有限制裁。與此同時,法國內閣也宣佈法國政府將譴責德國這一撕毀慕尼黑協議的行為,並且同英國一樣對德國進行有限制裁。
在英國和法國同時宣佈對德國進行有限制裁的同時,英法的外交代表也在巴黎正式簽署了同盟協定,英法正式結盟。
在整個歐洲,對於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而非常擔憂的時候,只有一個歐洲國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擔憂,反而非常的興奮,這個國家就是我們非常強大的大波波!
波蘭不但拒絕了蘇聯提出的向捷克斯洛伐克派出志願軍的過境請求,同時也拒絕了英國和法國要求波蘭在波德邊境上提供一些軍事壓力的要求。波蘭政府此時認為,這對於波蘭來說是個大好的時機!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就標誌著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徹底的垮臺,那麼波蘭就可以有恃無恐的佔領他們一直垂涎的捷欣地區!
在德軍從三面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時,波蘭國防軍也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捷欣地區,這個行為讓蘇聯徹底對於波蘭人失望了。之前蘇聯內部甚至還提出過,如果德國進攻波蘭,那麼蘇聯在波蘭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向波蘭提供援助,保護波蘭。以免自己的國土直接暴露在德國面前。畢竟之前阿道夫希特勒表現出了很強的對共產主義的仇視態度,這使得蘇聯對於德國非常擔憂。
而由於波蘭拒絕了蘇聯的好意並且一直希望能夠入侵蘇聯的現實,以及英法兩國對於蘇聯提出的希望組建像一次世大戰時候一樣的對德包圍圈的否定。讓蘇聯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了,為了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或者說為了暫時的保住自己的國家安全以便有時間做好戰爭準備,蘇聯只能選擇同德國開始接觸。
在歐洲局勢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對於張伯倫首相的派出強大的主力艦前往偏遠的南太平洋地區去消滅這股神秘勢力是否值得就成了很多英國高官腦海中的一個疑問。不僅在英國的國內有很多人不希望張伯倫時候才能派主力艦前往遠東地區,英國的盟友們也不希望英國派出主力艦,把自己的力量分散到南太平洋去。
這裡典型的就是法國,法國一直希望英國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歐洲。理由很簡單,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意識到自己無法單獨戰勝德國,拉住英國就是法國唯一的選擇了。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張伯倫首相還要考慮到的一點是現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有很多的俘虜在那個神秘的勢力手中,同時還有一大堆新聞媒體的記者在那個神秘勢力的手中。如果說那些俘虜被殺了英國政府也能勉強掩蓋過去的話,那些新聞媒體記者被殺了那可就炸鍋了,那些新聞媒體一定會把政府罵死的。
種種的原因,使得張伯倫首相本來堅定的決心變得猶豫了起來。張伯倫首相的決心變得猶豫了起來,英國皇家海軍的動作也就變得緩慢了起來。
在索羅門群島的陸航一邊等待著美國情報人員和日本情報人員同他們國內的聯絡,另一邊則密切的關注著英國的反應!
在最初,英國首相張伯倫宣佈要派出強大的艦隊前往南太平洋必須徹底消滅自己的時候,陸航還是有非常緊張的。畢竟,自己即將要面對的可不是英國遠東艦隊那些老舊的破船,即將要面對的可是英國的主力戰艦,還有航空母艦!
自己雖然有質量上的優勢,但是很明顯英國人會用數量優勢徹底壓垮自己的質量優勢。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歐洲方向的情報傳來,陸航的這個緊張感也逐漸的消退了下來。
此時的陸航在心裡面由衷的感謝阿道夫希特勒元首,非常感謝他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本來,在陸航的記憶當中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間應該是在一兩個月之後!雖然他記不太清楚了,但絕對不是這麼早的時間。那麼就應該是希特勒元首看到了英國陷入瞭如此巨大的困境當中,準備趁人之危直接拿下捷克斯洛伐克。
無論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自己的初衷是什麼!反正這個時候陸航領袖對於元首非常的感謝,元首把歐洲局勢推向瞭如此緊張的情況,讓英國人是否要在這個時候把主力艦隊從本土調走產生了懷疑,這也給了陸航操作空間。
如果能夠得到美國的承認,那麼英國的壓力會進一步增大。。。這個時候,英國就很有可能選擇和陸航妥協了。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