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安琪兒公主總是一個人坐在宮學裡,周圍的孩子們都離得她遠遠的,即使有宮女們在旁邊,她還是覺得孤獨。
那些小孩子別看一個個都長的挺可愛的,壞心思可多了,她每次去找父王投訴,得到的都是父王一個一言難盡的眼神。
漸漸地,她就不再去找父王撐腰了,而是自己獨立起來,逮著誰欺負她就揍誰。
可是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本質,宮學的孩子們依舊變本加厲的欺負她,還學會了比她先告狀,惹得母后經常被人拐彎抹角地投訴。
某一天,一直呵護她的母后不在了,換成了一個美麗不可方物的年輕女人,這讓她感到憤怒,卻無可奈何,父王看她的神情總是多了一股惱意。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這樣失去了父王的寵愛。
宮學的氣氛每天都很熱鬧,只有她覺得那裡是一如既往的冰冷。
父王不再管她後,宮裡面漸漸就流傳出了安琪兒長公主囂張跋扈的傳言,父王對她更加的厭棄。
失去母后沒多久,她發現自己的長公主之位也保不住了,新王后帶著兩個年紀比她還大上幾歲的公主入了王室族譜,她成了最小的那個。
又幾年,更小的王室成員出生,她的排位就處在了非常尷尬的位置,從此沒有人再稱呼她為長公主,只有帶著本名的稱號。
父王似乎把她忘記了似的,宮人們對她也越來越不上心。
王室裡的人總是趨炎附勢的人多,哪個王子公主受國王寵愛就朝哪個靠攏,她在冷板凳上過了幾年被人忽視的日子。
也許是繼承了母后的好鬥,她向來就不是一個等著被欺負的人,既然大家都說她囂張跋扈,那她就囂張跋扈唄,總不能辱沒了這個名號才是。
父王對她的胡鬧頭疼不已,交由新王后教養,新王后是帶著兩個公主上門的,怎麼可能對她是真心的,安琪兒看了許多戲劇話本,以為那些只是在戲劇裡面才有的情節,全部都發生在現實世界裡。
王室的生活沒有外人想象得那麼光鮮靚麗,更多的是各種爭鬥與不堪。
可她安琪兒是誰,是從小靠拳頭一路拼到大的,根本不怕別人找上門,可是她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她力氣大,可她心思還是太單純,根本玩不來別人的一套心計,常常只能吃了啞巴虧,有苦說不出,最後除了用拳頭解決還是拳頭解決。
這種被人誤解的日子過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個同齡的小姑娘。
那個小姑娘話不多,也不喜歡動手,從來不跟人爭執,只關心學業,唯一能引起她興趣的就是學者的新觀點,新知識。
她都已經記不太清自己到底是怎麼和那個叫做克麗絲的小姑娘認識的了。
不過以她的拳頭來看,大概是她把人家打趴下了給逼迫的吧。
出乎意料的是,她們後來竟然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她記得她是這麼問她的:“你們王室宮學裡的人都這麼幼稚的麼,整人也不知道出些新招,每天看小孩子玩鬧智商真的不會下降嗎?”
她記得那時候對方應該10歲不到吧,這是她頭一次聽同是孩子的人說出別的孩子幼稚的話。
看到她愣愣的樣子,對方很嫌棄,“看你這麼傻傻的,一個人肯定要被他們欺負死了。”
安琪兒哪能承認,“才沒有,我一點都不傻!而且我有拳頭,他們找茬的時候,我就可以一拳湊得他們滿地找牙!”
對方十分高冷地搖頭:“看吧,還是傻,關鍵時刻要用腦子。”
當時的安琪兒公主最討厭別人說她傻,強烈不同意,“要腦子做什麼,有武力就好了,你看我把他們治得服服帖帖的。”
“你確定?”
“當然!”話一出口,下意識心虛,其實她知道別人不過是怕她背後的身份而已,一點都不怕她,想整她時依然手不留情,這也是當時的安琪兒最痛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