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經文帶回自己的營帳中好好的研究了一番,他在圓奘法師的身邊呆久了,自然是通曉經文,便按照心中所記與抄錄的經文一句一字的對比,竟叫他發現經文中無論是欲,遇,還是玉統統都被錯寫。
字還是那個字,卻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待南宮禪把整篇經文看完,便當即斷定,是夏蟬寫的沒錯。夏蟬說她有強迫症,一樣事情必須要做的最好,斷然不會出現這麼多的錯字。而且末尾處的這隻蟬也是夏蟬的畫法,這篇經文必然就是夏蟬給他傳遞的訊息。
素白玉手撫摸著經文落款出的一直蟬,南宮禪沉思。
欲,遇,玉都錯了,難道是說譽王?
畢竟除了譽王,再沒有別的相關聯的人和事了。
譽王做了什麼還不知曉,但防備譽王便是對了。
夏蟬不敢明目張膽的遣人前來送信,而且他派去都城的人也一直沒有訊息,看來背後都是譽王南宮雲塵在搞鬼。
南宮禪斷定此事後,當即召集了幾個心腹將領,把事情說與他們知曉。
既然是投在了宣王帳下,眾人都願意以宣王馬首是瞻,宣王勝利,則他們的前途才能坦蕩。
此時皇帝病重,儲君之位懸空,譽王已經開始動了手腳,若是皇帝忽然去了,被譽王搶先一步,說明宣王便是輸了,而他們這些宣王帳下之臣必然也會受到波連。
此時已經到了至關重要的時刻,稍微一個決定必然會影響到所有人的性命和前途,眾統領當即表態道,“無論宣王殿下您做何決定,臣等皆自願肝腦塗地助您一臂之力。”
他們這次從邊關帶回來的五萬駐軍,乃是駐守都城的一部分。按理說,他們回去,也是要按照原先的駐紮地,遠離都城,卻又能在一日能奔跑到都城救援的地方駐守。
可這一次情況特殊,眾人只怕譽王先於宣王得到了皇權,便有些慫恿南宮禪用兵權施壓的手段圍困長樂城。
皇位誰都想坐,南宮禪也不例外。
只是相比較那個皇位,南宮禪更是擔憂皇帝的病情。
他雖然並非是在皇帝的面前長大的,可與他自幼沒有得到父愛有關,他尤其看重父子之情。
南宮禪思量再三道,“先回到駐地再從長計議。”
他不想他父皇還活著的時候去爭那個皇位,不想讓他父皇失望。
大軍在手,臨出發前,皇帝確實有意等他回來立他為儲君,可皇帝向來重情,若他以兵權威壓逼退譽王,雖說可以得到權利,卻只怕會讓他的父皇失望。
眾將領面面相覷,不停的勸說道,“殿下,有些事情瞬間便下了定論,您若是畏首畏尾,只怕將來會後悔。”
會後悔嗎?
南宮禪捫心自問,若是真的被譽王登上大寶,那他必然會成為譽王和皇后的眼中釘,屆時恐怕連一個閒散的王爺都當不得。
這些跟隨他的將領或許會宣國需要他們而得到赦免,唯獨他,差點成為儲君的人,只怕是連性命都保不住。
屆時他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