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出征的第二日早朝,眾臣只見皇帝一改這數月的低沉,意氣風發的與眾臣談論國事。
眾臣都道,是宣王的功勞,讓皇帝從接二連三的打擊中恢復了神采。
連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薛寧也在早朝後,對皇帝恭喜道,“皇上您可以高枕無憂了,有宣王在,此次征戰必然凱旋而歸。”
皇帝南宮信也喜道,“是啊,我這個皇兒,好!實在是好!朕沒想到有朝一日,朕的皇兒也能替朕出征掛帥。此時,朕竟然有些在想,是不是該慶幸南宮彥把他們調換,若是皇兒養在朕的身邊,朕定然捨不得叫他舞刀弄槍的去軍營訓練。”
薛寧逢迎道,“宣王那是天賦使然,便是跟在皇上您身邊,那也是人中龍鳳,自然會有一番更大的作為。”
皇帝一想到二十年的虧欠,便感慨道,“是啊,可惜了!”
不過他又想到了自己親手撫養了二十年的南宮雲義,便問道,“那小子如今有何動靜?”
說的是小凌王,薛寧當即回道,“最近一直躲在府中,聽說夏蟬那日為她師父送葬,都是小凌王的近身太監安排的,該是盡了心思了。從這點看來,小凌王應該對夏蟬的師父應該是誤殺的。”
皇帝卻忽然惱道,“他一個誤殺,卻毀了我的計劃。夏蟬還關著?”
薛寧馬上回道,“就在太守府的大牢中,沒您的旨意,誰也不敢把她放出來。”
皇帝想了想,對薛寧吩咐,“那就再給穆子源一個機會,他若是這次還把握不好,那就別怪朕不給他恩典。夏蟬在牢中的事情,你就別再去理會了,交給穆子源去查,讓長樂城太守也聽從穆子源安排。”
薛寧心想,皇帝這是準備拆散宣王和夏蟬,還打算迴避,免得叫宣王記恨他。如此一來,把責任都推到了穆子源的頭上,將來宣王回來,只會當是穆子源算計搶走他的女人。
高,皇帝這招實在是高。
只是可惜了,宣王和夏蟬這對小情人。
不過薛寧倒是看重夏蟬,覺得夏蟬未必就會輕易的背叛宣王,被穆子源撬走。
而後宮中的皇后此時也對撫養了多年的譽王敦敦教導道,“宣王剛回來不久,皇上就派了這麼重要的任務給他,若是他立了戰功回來,那就離儲君之位不遠了。你多年在你父皇身邊盡孝,他心裡還是有你的,只是沒看到你的才華而已,趁著宸王下臺,宣王不在都城,到了你該表現的時候了。”
譽王南宮雲塵恭謹的回道,“母后放心,最近幾年,母后叫我韜光養晦,我已經暗中招募了不少有才之士替我暗中籌謀,定然會在關鍵的時候為我所用。”
皇后穆嬌容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年來,她在後宮受冷落,而她那位位極人臣的兄長,竟然也不肯幫她重獲榮寵。還不都是因為她當年被人所害,無法有自己的子嗣。
幸好她心思活絡,即使沒有皇帝的寵愛,也能搶來嬪妃的兒子為自己的養子,坐穩皇后的寶座。
雖然皇后的地位穩固,可她還是記恨著當年賢妃搶走了皇帝,更加恨著賢妃死後,她的兒子還來搶走皇帝。
所以皇后穆嬌容暗中謀劃,就怕賢妃的兒子登基後,對她不利。
皇后穆嬌容寧願撫養一個生母出身低微的譽王,也不肯眼睜睜看著賢妃的兒子將來繼承大統。
“既然皇上不待見我們母子,穆家也不肯幫我們,那我們母子就靠自己的本事證明給他們看,被他們無視的人是如何一鳴驚天的。”
“是!”譽王南宮雲塵被宸王南宮雲義打壓多年,他早就想出口惡氣。
都是嬪妃所生,既是同一個父皇,憑什麼賢妃的兒子就受到最好的寵愛,而他自小便被父皇忽視呢。
南宮雲塵想要證明給他父皇看,他這個不被他重視的孩子,將來會被史書上濃墨重彩的記下一筆,記下他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