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皇帝也猜測出來,否則也不會急著傳召凌王。
只要凌王一來,一些事情很快便能現出端倪。
皇帝南宮信派人傳見凌王后,才深吸一口氣,回頭重新看向這位與他二十年前心愛之人容貌太過相像的南宮禪。
“她已經去世了,二十年前難產而亡。她曾是朕的賢妃,如今葬在皇陵。”皇帝南宮信回答南宮禪道。
即使南宮禪有了猜測,可得到這個回答,還是令他驚訝。
他竟是皇帝和賢妃的兒子!
畫中之人就是賢妃,賢妃當年只誕下一子,若他是賢妃臨終之前所生,那宸王的身份豈不也可疑了。
怪不得凌王對遠在封地的一切都不聞不問,一心一意只扶持照顧著宸王。若是宸王才是凌王的親生骨肉,那麼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南宮禪知道他當年是與宸王同一個時間和地點誕生的,不過宸王比他早出身一刻鐘的時間。即使時過境遷,聯絡他的容貌以及當年他們出生的情景,加上凌王對他和對宸王不同的態度,不難猜測出來當年可能是兩個孩子被掉包了。
而把他和宸王南宮雲義掉包的人,恐怕就是凌王本人。
他能猜測出來,顯然皇帝也早就想出了其中的貓膩。所以在宣召凌王的同時,也派人請宸王前來。
很快侍衛來報,宸王和肅王世子已經進宮前來面聖。
皇帝心裡的緊張不亞於今日南宮禪面見他之前。若證實了他猜測的沒錯,那麼他又是當爹又是當孃的養育了二十年的兒子根本就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而他的親生子,卻被他遺忘在邊陲二十年,而無人理會。
一種虧欠之感生出,皇帝南宮信即使還未證實,他在看向南宮禪時的眼神已然帶著深深的愧疚之意。
這個孩子,他早就聽說凌王南宮彥對他不管不問,任由他在封地閒散。他這個當皇叔的也曾想過,南宮家的孩子豈能像那些世家子一樣紈絝不堪,想要扶持南宮禪,卻屢屢受到凌王南宮彥的藉口阻攔。
想著南宮禪是凌王南宮彥的孩子,他自家父親都不在乎,他這個當皇叔的何必多此一舉,便也罷了。
沒成想,這孩子爭氣,竟敢獨自領著十二個侍衛獨創百肅救回令狐和鳴,讓他刮目相看。
這樣的膽魄和能力,哪裡像是凌王南宮彥口中的紈絝不堪,明顯是大將之材。對這個素未謀面的侄子,南宮信很是滿意。
可沒想到,二人的第一次見面,竟是這般的戲劇化。令他稱讚的侄子,可能才是他與賢妃所生的真正的兒子。
南宮信看向南宮禪的憐惜之意也被南宮禪看在眼中,他毫不避諱的與皇帝南宮信對視。父子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並非是一言一語所能形容的,可二人心中卻是一片清明。
哪怕只是輕微的點頭示意,南宮禪便已經明白,皇帝是叫他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