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過了三刻,李清緣才來到五尊山上,牽馬進去,一個眼熟的小道士走上前來:“李施主來了,師太在杏林,師父在煉雲臺,不知你要見哪個?”
見他這麼上道李清緣笑了:“我知道了,有事先找胡屠師叔。”
“胡屠師叔在石塔林裡。”小道士接過馬韁繩說。
李清緣又掏出蒸花糕來“幫我把這個給萬宗師祖帶去吧!”另拿出一塊碎銀道“這是謝你的!”
小道士頓時喜笑顏開的接過,然後拉馬走了。
往石塔林不多時便到了,穿過一棟棟石塔,見一個絡腮鬍子身形雄壯的中年男人在一石塔下打坐,面色平靜。
“胡屠師叔”
“嗯?”胡屠師叔緩緩睜開眼睛一看是李清緣笑了:“你怎麼來了?”
“我要出遠門了,特來向師叔辭行。”李清緣坐到胡屠師叔身邊說。
“出遠門?”胡屠師叔一聽這話上下打量了一眼李清緣,忽然間才發現他雖臉上稚氣未脫卻已經長成個六尺男兒可以獨自出遠門了,感嘆了一下道:“難為你記著師叔我啊!你在山下過的如魚得水逍遙自在,怎麼?身手武功練的好了,準備要去當大俠了?”
“那都是小時候的事兒了,師叔你怎麼還記著呢”李清緣不好意思的說“我這次出遠門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我那匹馬是負重馬怕經不起長途跋涉,所以想煩請師叔收留它。”
“小馬?”胡屠師叔有些疑惑“它雖然是負重馬,但你常年帶著它滿山跑,慣得它生性桀驁不馴不讓旁人摸,又不懼猛獸,你把它託付給我,白吃食兒不幹活嗎?”
“呃——那師叔的意思是,我應該帶著它?”李清緣有些猶豫道,胡屠師叔卻不答話,一笑閉目入定,李清緣看著也不好再打擾了,施了一禮告辭。
一路熟門熟路的來到杏林,見過了一眾美貌師姐們,又是一陣寒暄過後才來到白夏師太的院子。
“師太,你最貼心最聰明的徒侄兒我來啦!”李清緣調皮的喊著跪在了正打坐的白夏師太面前。
白夏師太正在打坐入定,忽然被這一聲喊打亂了心緒,微微皺眉嗔怪道:“難怪你學藝不精,這番沒眼力見,也難指望你會入定了。”
“嘿嘿!師太是在怪我打擾你入定嗎?師太,這可是我最後一次打擾你了”李清緣坐到師太身邊撒嬌說。
“嗯?這話怎麼說的?最後一次?你要上哪兒去啊?”
“嘿嘿!五尊山呆膩了,我想去聖都、三元地、大安走天下游山玩水去。”李清緣一本正經的扯謊道。
“嗯——這像你,你如今快十三了,也算是大了,這一去多少時日回來啊?”師太雖心有不捨,但悟道之人也最明白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的道理。
“我也不知道何時回來,師太,我不在五尊山,不能時常來山上看您了,你可千萬要保重身體啊!”
“你呀!你師父收了兩百五十個徒弟,只有你與道家無緣,可眾徒弟裡卻只有你啊,正經武功悟道半吊子,卻油嘴滑舌小聰明最多。”
師太點了點李清緣的鼻子笑道:“可是論孝順,又是你最孝順,在外面少惹是非,武功要勤加練習,莫與江湖匪寇、雲來的人來往,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