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榮記的東家卻秉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幾乎沒怎麼猶豫就招了。
“回嬤嬤的話,咱們榮記自己生產的布匹確實不錯,但是和這蜀錦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宋嬤嬤聽懂了榮記東家話裡的意思,反問道,“哦,那這次給貴妃的蜀錦,是從哪裡來的?”
榮記東家道,“是一名叫顧安然的女子,她如今人在宣城,住在客棧內。”
喬公子此刻心裡對榮家的東家不滿意,但是卻不敢在麵上表現出來。
宋嬤嬤見榮記東家把人供出來了,淡淡的朝他擺手道,“行了,你可以走了。”
榮記的東家片刻都不想留,朝宋嬤嬤拱手以後便出去了。
宋嬤嬤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喬公子道,“你呢?那琉璃發釵是你們自己製的。”
喬公子根本不敢撒謊,因為他們做不出第二個琉璃發釵。
他頗為惶恐的說道,“回嬤嬤的話,那發釵是我偶爾得的。”
宋嬤嬤眯了眯眼,“哦,是從哪裡得的,喬公子記不清楚嗎?”
她並不給喬公子多說話的機會,而是直白的威脅道,“喬公子可一定要記起來,不然你們喬家上下那些人的小命,可就不一定能夠保得住了。”
喬公子是實在不想把顧安然給供出來,但是若要用喬家上下這麼多條人命去換,他也做不到。
再三糾結思量以後,他也將實情告訴了宋嬤嬤。
“嬤嬤,我獻給貴妃的琉璃發釵,也是顧安然顧姑娘那兒收來的,隻不過她隻是路過宣城,如今人不一定還在這兒。”
宋嬤嬤嗤笑了一聲道,“這不是你一個商販應該管的事情。”
“好了,我要問的話也已經問完了,你也可以走了。”
喬公子不敢多留,他要趕緊出去,去客棧一趟,讓顧姑娘快些離開宣城,以免惹禍上身。
宋嬤嬤到了皇後的鳳棲宮以後,發現儀妃也在皇後的宮內,正陪著皇後說話。
見宋嬤嬤回來,二人停止了閑聊。
皇後淡聲問,“事情問的怎麼樣了?他們呈給貴妃的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
宋嬤嬤恭聲道,“回皇後娘娘的話,說來也巧了,榮記和喬家這兩家的東西都是從一個叫顧安然的女子手上收到的。”
皇後擰著眉心道,“可是本宮記得,這宣城並沒有姓顧的望族,或者是經商世家啊。”
宋嬤嬤接著稟報道,“說是偶爾路過宣城,並不是宣城本地人,如今住在一家客棧裡。”
皇後淡掃了儀妃一眼,而後道,“嗯,本宮知道了。”
緊接著皇後便沒有了下一步的動作,隻拿起桌上的茶盞喝了起來
儀妃跟在皇後身邊多年,自然知道皇後的意思。
她笑著說,“這麼一點子小事,就不必麻煩皇後娘娘了,這事交給臣妾,定然將那叫顧安然的女子帶進宮裡來,給皇後娘娘製一套比貴妃那身行頭更華麗的。”
“若是,她拿不出來,那離她人頭落地就不遠了。”
皇後心裡高興,嘴上卻偽善道,“本宮身為一宮之主,哪裡會和貴妃計較,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