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發現適合落腳的地方,他們也沒敢補太多的糧食。
因為都靠小推車,也推不了太多的糧食。
何彩鳳看著官道上熟悉的寺廟道,“再有一日的功夫,咱們就可以到了清江城了,這是過了擁瀾江以後第一座城,若是那裡可以讓流民進去,咱們倒是可以現在清江城外找塊地住下來,然後去城裡找活兒幹,生計應當便能夠維持下來了。”
李金光道,“彩鳳姐,既然這邊你也熟悉,那就聽你的,咱們先去清江城去看看情況。”
一直默不作聲的顧安然突然開口了,“何老太太,那清江城是誰治下?”
何彩鳳想了想,似乎在搜尋腦海中比較久遠的記憶。
過了一會才道,“從前我經常路過清江城的時候應該還是老江王掌權,不過如今應該是他兒子了,但是這一老一少,當年在清江城百姓口中的風評都是極好的,父子倆都是仁善之人,咱們應該可以安定下來了。”
顧安然遙望北方,“先過去看一看情況吧。”
就憑宣國士兵不顧北方流民死活,砍斷浮橋的舉動,顧安然覺得這大宣的掌權者不是特別靠的住,所以一切還不能下定論。
“好,我帶路。”何彩鳳咕嚕咕嚕的喝了幾口水囊的水以後說道。
後頭跟著這些逃荒的村民,也像是看到了安定的希望似的,趕路特別有勁。
畢竟,若是能夠安定下來,誰又願意四處漂泊呢?
逃荒的村民這一日的功夫基本上沒有怎麼休息,渴了喝些水,餓了吃烙餅。
總算是遠遠的可以看見清江城了,隻是他們還沒有進城,就看到有人迎麵朝他們而來。
根本就分不清楚是請江城的百姓還是流民。
所以隊伍裡這些年輕人們都拿出了家夥,以防萬一。
等那些人近了,大家才發現這些人根本不是穿著髒兮兮的流民,而是從請江城跑出來的百姓。
何彩鳳找了一位年紀和她差不多的老太太問,“這位妹子,你們這清江城好好的為什麼跑?”
那老太太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雖然羌人被擋在擁瀾江北岸了,但是沒人出兵清理他們,羌人打過來也是遲早的事情,所以江王開始徵兵了。”
“本來這事是還沒有說開了,但是不知道被誰洩漏了訊息,弄得人心惶惶的,許多清江城人趁著如今城門沒有關都跑出來了。”
“那些本來才安定下來的流民,也都跑出來了,誰想打仗啊。”
老太太的話,顧安然也聽的清清楚楚的,她覺得很蹊蹺。
“除了徵兵沒有別的原因嗎?”
按理說一家出一個男丁,出了以後一家人還是能過個安穩日子的,所以許多人家是願意的。
老太太支支吾吾的不說,顧安然就估摸著這老太太是知道些內情的。
但是事關重大,她不敢亂說,怕惹禍上身。
她從葛布袋裡掏出了二十個銅板,放在老太太手上,低聲道,“老太太你要是還知道些別的什麼,也跟我說說。”
老太太看著顧安然帶著的那一百多口,都風塵僕僕的,就知道他們是從北邊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