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碰上了昨日那樣的情況,至少她不用擔心逃荒的村民有危險。
......
那老太太名叫何彩鳳,是個健談的,還沒半日功夫,就和逃荒的村民們都熟悉了。
而且她還不是個啥都不懂的老太太。
早些年何老太太和丈夫一起走南闖北,對一路南下的路可謂是熟悉的很。
若不是丈夫做生意虧了不少錢後撒手人寰,她如今的日子定然不會這般艱辛。
李金光仰頭看了看天色,臉色擔憂道,“安然丫頭,這天看起來快要下大雨了,咱們得找個地方躲一躲,油布是遮不了這麼大的雨的。”
顧安然還未說話,何老太太便道,“前邊不遠處有個驛站,從前倒是熱鬧的很,不過我聽商隊說前些年那驛站廢棄了,但是躲一躲雨應當沒啥問題。”
李金光朝著眾人揮了揮手,當即做了決定,“動作都快一些,咱們去前麵廢棄的驛站內去躲雨,如今這年景若是淋雨染上了風寒,那是要人命的。”
李金光的聲音不小,官道上其他正發愁的人也遠遠的跟在了他們的後麵,想去那廢棄驛站躲一躲雨,如今這情況,大家都怕生病。
何老太太一路走在最前麵帶路,可離驛站還有幾十丈遠的時候,豆大的雨點就落了下來。
那滿是灰塵的官道上,隻一會便髒汙不堪。
雨也越下越大,沒多久,雨點便成了密密層層的雨簾。
年輕人們無所畏懼的淋著大雨,推著車在大雨中飛速的奔跑著。
老人則是手上抱著孩子,將自己和孩子一起裹在油布內,往那近在眼前的驛站裡頭跑。
等了好一會,所有人都進了驛站。
這驛站年久失修,許多屋子都已經在漏雨了,屋頂上的瓦片也搖搖欲墜的,看起來危險的很。
李金光挑了一個稍微好一些的地方,讓眾人都進去了。
因為逃荒的人多,行囊也多,在驛站內擠擠挨挨的,憋悶的很。
這情況,更不可能像在山裡那樣,有地方給他們架鍋做飯。
不過好在昨日他們在等顧安然的時候,閑的無聊,每家都烙了不少餅子,現下正好拿出來吃。
“趁著現在歇息,大夥吃些東西果腹吧,等雨停了咱們就繼續趕路,一路總要到晚上才能歇息了。”李金光安排著。
各家也正好是這樣的打算,他們將昨日烙的餅子拿出來,分給了自家人後,就著水囊裡邊的水啃起來。
王玉蓮也拿出了一張粗糧餅,分成了四份,遞給了顧安然一份。
這餅子雖說是粗糧餅,但她想著顧安然不大愛吃粗糧,其實是在裡麵加了不少細糧的。
眾人咀嚼粗糧餅子的聲音,讓在隔壁躲雨的流民不自覺的嚥了咽口水。
他們悄聲道,“真羨慕這些人,如今這時候還能有粗糧餅子吃”
“是呢,不像咱們隻能吃那些發苦的樹根子。”
有心思活絡的一直在盯著李金光他們,見他們老弱婦孺多,心裡就起了心思。
一個矮矮黑黑的流民朝著一堆餓的眼睛發綠的流民道,“要不咱們上去搶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