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工夫,寺內響起召集寺眾的隆隆鐘聲,在夜裡寂靜的環境中傳出去很遠很遠。
寺內和尚陸續走出寺閣,分別站在大院裡,排好方隊,靜候方丈檢查。整個寺廟約有百十號僧人,站在院內月光之下,神情嚴肅。
他們站完隊,方丈信步走到鄭封面前,說道:“施主,本寺僧眾全部召集齊全,現在請你下場辨認,只要你能找出人來,我們一定還你丟失的東西。”
鄭封和婁浩然相互點頭,一個挨一個開始尋找。
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下一個還不是,百十號僧眾全部看完,也沒找到那個大鼻子的和尚。
尋找的過程中,有許多和尚下巴高昂,目不斜視,神情傲慢,顯然是對鄭封汙衊他們寺眾清白非常不滿。鄭封和婁浩然看到如此,並沒有與他們計較這些。
一直查完所有僧眾,還沒有找到那個和尚,鄭封和婁浩然才有些焦急。自己大動干戈,影響寺內正常休息,卻查不出個所以然來,確實無法給方丈一個滿意的交待。
“怎麼辦?”婁浩然問鄭封,“難道就這樣算了嗎?”
鄭封沉默片刻,道:“別急,瞧我的。”然後走到方丈面前,客氣問道:“寺內所有和尚全部到齊了嗎?一個也不缺?”
方丈道:“全部到齊,一個不缺。怎麼,你們沒有找到他嗎?”神情之間非常得意,很明顯,他對自己寺內僧人手腳乾淨還是很有底氣的。
鄭封轉過身,面對一眾和尚道:“膳食閣內有位年輕和尚,年約十七八歲,小眼睛,大鼻子,特大號那種鼻子,這位和尚到了嗎?”
話聲剛落,一個僧人走出方隊,向鄭封施了一禮道:“這位小施主所說的人可是齊永康?”
鄭封一怔之間神情大喜,忙問:“他叫齊永康?聽名字似乎不是僧人的名字啊。”僧人的名字大多是法號,比如叫什麼慧,什麼靜,什麼通之類的。這位和尚的有名有姓,與普通人毫無差別。
那位和尚道:“貧僧主管膳食閣,對閣內諸人十分了解。本閣確實有一個齊永康的人,不過他不是我們寺廟的和尚,而是從鄉下僱來幫忙打雜的俗家人氏。”
鄭封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麼他來排隊了嗎?他在現場嗎?”
那位和尚搖頭道:“方丈說召集寺眾,因他不是和尚,也沒有特別交待也要召集他,所以他沒有來。”
鄭封忙問:“他現在哪裡?”
方丈這時插話到:“慧靜,你帶幾位師兄,去將他請過來。”
慧靜答應一聲,帶著六七個人走出佇列,去膳食閣找齊永康去了。
方丈道:“這位施主,非常抱歉,沒想到本寺千防萬防,卻在這兒出了漏子。給您添麻煩了,還請您海涵。”
從方丈的語氣中,鄭封聽出來,他已放下高傲冷漠的態度,大概是他也猜到,這位叫齊永康的人,就是鄭封要找的那個小偷。雖然他不是寺內和尚,畢竟也是呆在寺內的人,與寺廟多少有些干係。
喜歡明朝大紅人請大家收藏:()明朝大紅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