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回到家,吃過晚飯,與一家人坐在一起歡天喜數銅錢。
銅錢碰撞的嘩啦啦的聲音,此刻在鄭封一家人耳朵裡,就是世間最美妙的音樂,堪比人間天籟。數完以後,發現銅錢果然有二千二百餘枚。
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人人都笑開了花。
鄭辮激動地手舞足蹈:“賣麵包這麼賺錢,這是個好生意,明天我也學烤,學會了也去賣麵包。”
鄭封按了按手,示意父親坐下來:“你不能學烤麵包,你還有其他任務。”
“什麼任務?”烤麵包的熱情被無情澆滅,鄭辮有些灰頭土臉,“這個任務比烤麵包更賺錢?”
鄭封笑道:“你在家種洋蔥和番薯啊,將這兩種東西種出來,我們拿到市場去賣。這個生意做好了,比烤麵包要強十倍。”
坐在旁邊的鄭辮沉默了,是啊,家裡還有洋蔥和番薯,種它們也需要人手。
鄭繩問鄭封:“回來的路上,你說還有其他事情告訴我,現在又沒有外人,是講出來的時候吧?”
鄭封就將自己想好的飢餓式營銷方式說了出來。雖然鄭封講得很清楚,一家人還是聽得雲裡霧裡:“飢餓式營銷?這是什麼方法?聽起來怪嚇人的。”
鄭封解釋道:“飢餓式營銷的特點就是不夠,讓他們餓著肚皮等候。一句話,不讓他們的願望得到十成的滿足,只滿足他們兩三成就可以了。”
鄭繩急道:“別介,如此賺錢的生意,你不是想辦法提高烤麵包的數量,而是限制自己賣掉的數量,天下有這麼傻的人嗎?”
聽了爺爺的話,胸有成竹的鄭封並不生氣,微笑道:“我一點也不傻,我這樣限量,就是為了賣得更好更熱鬧。麵包的本質是什麼?你們誰能回答我?”
想了半晌,爸爸鄭辮說:“食物,吃的唄!”
爺爺也點點頭道:“是吃的。”
鄭封一拍大腿:“對,麵包的本質就是吃的,無論裡面加入多少牛奶和糖,它都是麵粉製成的。吃多了,總有一天,大家會膩味,會不留情地換成其他的食物。我們限量,就是不讓他們吃膩味,延長他們吃食物的時間,這樣我們才能長久熱賣,才能長久賺錢,賺大錢。”
鄭繩和鄭辮這才聽明白飢餓式營銷是什麼意思。相互看著對方,搞不明白,十三歲的孩子,從哪裡搞這麼多新名詞。不過二人知道鄭封鬼點子多,也沒往深處去問。
鄭封道:“那就這樣說了,每天我們只賣到寅時,時辰一到,立刻收攤。無論多少人在等,不賣就是不賣。想買就等明天。不僅如此,每個人來買時,只賣給他兩塊麵包,多了不賣。爺爺記住了嗎?”
鄭繩點點頭,答應下來。
鄭封又道:“你烤麵包的速度不快,我看也不用提高,就這樣,不緊不慢,不慍不火地烤,誰等急了,要走人,就讓他走。不能因為一個人壞了我們的大計劃。”
鄭繩:“好的,我記住了,不急不躁地慢慢烤。”
第二天,日上三竿,鄭辮在家開始搗鼓洋蔥和番薯,鄭封與鄭繩背起麵粉,再次向市場出發。
來到鄭家菜園子店前,已經有十幾個人等著要買麵包,鄭封和鄭繩從北門走進市裡,一眼看到他們,二人相視一笑,心說:營銷方式成功啦!
看到二人走進市場,買家大聲喊:“麵包,麵包,我們要麵包,趕快烤麵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