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丞相已經是把自家府庫的糧食運到弘農發放給那些染上瘟疫的百姓了,丞相似乎沒有回京的意思啊。”
劉賜聽了後也是把剛剛到手的奏表展示了一下說道。
“丞相的意思是說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不會放棄弘農回到洛陽的,奏表上面也是讓朕把藥材紛紛送到弘農,說一個叫張景中的神醫似乎有了治病的辦法,已經是讓幾個病危的百姓病情得到了緩解。”
百官一聽也是很高興的說這當真是好事兒啊,要知道現在的大漢人口數量本來就不多,歷史上的三國時期本來就是中華人民歷史上人口的低谷期,其實人口的衰減並不是因為戰亂,而是因為疫病和戰火紛飛再加上當時高賦稅造成餓死人得病等死的情況。
如今鍾飛所處的漢代由於自己這個穿越者的緣故,也是導致了人口下降沒有這麼多,可是好不了太多,鍾飛之前統計的情況是漢代總人口目前來說只有兩千萬不到,顯然這個數字是很低的,不然鍾飛也不會鼓勵屯田制以及是減輕賦稅了。
因為減輕賦稅老百姓家裡面有盈財和餘糧才能去養更多的孩子,退出公立學校制度就是想要在人口不多的情況下把這個政策落實,因為現在人少人人都能讀書識字提高教育水平很重要,不然等到以後人多了在大力推行這個制度受到的阻礙恐怕會更多。
“丞相大義,吾等,自愧不如啊!”
百官聽到這話也是紛紛說鍾飛是一個大公無私之人啊,堂堂大漢丞相居然是去了瘟疫地區也不怕自己染上病。
百官聽到這兒後也是問劉賜需要什麼藥材,他們雖然做不到鍾飛那樣去前線,但是家裡面還是有一些囤積的藥材和糧食的,他們紛紛願意捐出來送到弘農。
看到百官一個個都是說自己願意捐藥材捐糧食劉賜看了後也是非常欣慰,看來這些官員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差。
“諸位愛卿如此朕心甚慰。”
顯然百官紛紛捐藥材捐款讓劉賜很高興,畢竟如今的這個情況鍾飛都是把自家的存量拿去給弘農的百姓這就說明弘農的生產力因為疫病已經是沒有了。
如果沒辦法劉賜只能是透過從其他地方調集糧食或者是開國庫放糧給百姓吃,但是國庫的糧食大部分情況是屬於國家儲備,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最好不要開國庫,因為一旦開了國庫之後很多人都會形成依賴性,遇到了問題就讓開國庫,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劉賜也是很快籌集了藥材和糧食紛紛一批一批送往弘農,看到天子不僅帶來了藥材就連糧食都給他送來了,鍾飛也是很感動,看來劉賜還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了,糧食的到來讓鍾飛緩解了很多的壓力。
張景中看到藥材來了之後也是紛紛把藥材運送到城內,然後開始熬製湯藥,然後紛紛發放給百姓喝。
這個時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不過喝了藥也因為疫病而死的百姓也是大有人在。
鍾飛也多少能夠猜到,張景中的這個藥恐怕就是後世的疫苗,但是後世疫苗是注射到肌肉裡面從內部產生抵抗力,但是湯藥就不一定行了,畢竟口服這個東西還要看每個人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差的恐怕藥效吸收不了什麼,再加上一些抵抗力天生就弱的,那就真的是為時已晚了。
隨後一個個在張景中救治下的好轉甚至是疫病不再發作的百姓也是紛紛送出城,看到城內越來越多的人送出來鍾飛可以說是激動萬分。
最後看到張景中出來告訴鍾飛救治已經是結束了之後,鍾飛直接是對著張景中跪下行禮。
“張神醫妙手仁心,懸壺濟世,請受鍾飛一拜。”
張景中看了後也是連忙對著鍾飛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