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儲的事件也已經過去了足足半月之久,最終劉宏給下的結論是立儲是大事,還需謹慎斟酌,隨後封了劉辯為弘農王,劉協而陳留王。
隨後不管百官和董太后怎麼說,劉宏都當成了耳旁風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隨後百官和董太后看到劉宏這般,最終也只能是無奈的不再諫言,怕把劉宏給惹生氣了。
而這件事最終無奈的還是劉宏自己,他一心想要立劉協為太子,不過由於祖制的約束,讓劉宏也是鞭長莫及,眼下只能是把事情暫緩,等到生有變數的時候在立下太子之位。
雖然太子之位懸而未決,不過朝中何進以及十常侍卻是暗地下爭鬥了起來,雙方都想各自擁立的皇子成為太子,未來繼承劉宏的大位。
黨錮之爭雖然因為之前黃巾之亂劉宏直接把黨人都給放了出來,不過朝中兩股勢力依舊是宦官和大將軍派系最盛,畢竟雙方也不想把今後的命運交到對手的手上,況且雙方早就已經是到了要爭個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都不肯在這個關鍵時刻讓步。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讓步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姓名交到對方手裡。
而鍾飛回到府上之後也是有朝中的同僚來拜訪自己,其中就包括已經成為鍾飛丈人的蔡邕,還有袁紹這些平時私底下關係還行的人。
鍾飛自然知道他們來找自己是因為朝上,鍾飛居然沒有任何表態,這在他們看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畢竟鍾飛是劉協的老師,最應該第一個跳出來支援劉協的是鍾飛。
不過鍾飛只是搪塞了一句,立儲乃是大事,陛下自有聖斷就不在說話,這倒讓蔡邕也是氣急敗壞的,畢竟自己女兒以後嫁給鍾飛,鍾飛如果能擁立劉協,那麼未來劉協登上帝位之後,鍾飛就是皇帝的老師加從龍之臣,按照這個情況來看三公估計都不是沒可能。
畢竟以後鍾飛有好的前途,自己女兒也有一個好的依靠,這事兒怎能讓蔡邕不著急,不過看到鍾飛臉上卻是一臉平淡,蔡邕都有些氣不過來了。
不只是同僚,就連下屬們都來紛紛問自己為什麼不支援劉協,這讓鍾飛一時間好生頭疼。
“哎,有些事情看來真的不是自己想不想,也會有人逼你做啊。”
鍾飛也是很無奈的搖了搖頭,畢竟從下屬的舉動能看出來,他們都希望鍾飛站隊,不過鍾飛給的回應是,何進十常侍朝中黨羽眾多根深蒂固,如今表面雖然是立儲,不過暗地卻是兩派的爭鬥,鍾飛如今的身份十分敏感。
他是劉協的老師也是九卿,萬萬不敢貿然站隊,尤其是更不能第一個站出來,自己朝中黨羽和勢力跟十常侍和大將軍比起來可謂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目前僅能是靜觀其變,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對於鍾飛這個回答,下屬們並不是全都滿意的,不過看到鍾飛目前這樣也只能是搖頭而去。
“衛尉,陛下封皇子辯為弘農王,皇子協為陳留王。”
劉宏下的詔也是傳到了各位官員的耳中,鍾飛聽到趙雲的報告之後也是點了點頭。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鍾忠也有點不太瞭解的問道,看到鍾忠這麼明白的事情都沒看出來鍾飛也是打了一下他的腦袋。
“子龍你來說說,陛下這封詔書,所謂何意?”
“以後再議!”
趙雲也是面色淡淡的說道,畢竟身為禁軍統領的趙雲,能夠自由出入宮廷,對於宮內的很多事情趙雲也是很清楚。
“明白了嘛?”
鍾飛也是看著鍾忠問道,鍾忠想了想之後也是點了點頭。
“屬下明白了。”
鍾飛聽到這兒也是搖了搖頭的看著鍾忠。
“以後腦袋放機靈點,要學會看也要學會分析啊。”
說完鍾飛也是看著趙雲,對於趙雲鍾飛真的是有了新的認識,趙雲的武藝提升很慢,不過鍾飛確實發覺趙雲對於政事確實很有敏銳性,雖然趙雲不上朝,不過能從朝堂之中傳出來的訊息猜測其事情的本質,這是讓鍾飛很意外的。
這也更加讓鍾飛斷定,趙雲在歷史上壓根就是一個文官,噹噹護衛還行,統軍恐怕就不其然了。
事實證明趙雲確實是個文官,就連十二宮門的城門校尉大部分都能打敗趙雲,不過這也不能說明趙雲武藝差,當個報表管管禁軍趙雲還是做得相當稱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