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蔡府之後,鍾飛也是看了看周圍,蔡府內部很簡樸,房屋之中也是有著很濃墨的墨香味兒,這蔡邕也不負大儒名號。
而此時蔡邕帶著鍾飛來到了後院的涼亭之中,
“鍾侍郎請坐。”
蔡邕伸手示意鍾飛坐下,而蔡邕則是坐在了一個桌案上面,只見桌案上擺放著一個通體焦黑的琴,而這琴上也是散發出一股被燒焦的味道出來,看來剛才鍾飛聽到的琴音就是這個琴彈出來的。
“好琴。”
鍾飛看到這個秦也是說道,其實鍾飛壓根不會看琴好不好,不過看到這個琴跟平常的琴不一樣,而且還散發出那種燒焦的味道,而且蔡邕是大儒,總不能拿一個破琴來讓人笑話,從這點看鐘飛也知道這個琴也不是凡品。
蔡邕聽聞之後也是呵呵的笑了起來,隨後用手撫摸著秦就跟撫摸自己愛人的臉龐那樣。
“鍾侍郎好眼力,此琴名叫焦尾琴,是老夫意外所得。”
蔡邕也是對鍾飛講了焦尾琴的來歷。
原來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裡,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裡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鍾飛聽到後也是感嘆,原來這琴還有這波波折的來歷。
“鍾侍郎懂音律呼?”
蔡邕也是好奇的看著鍾飛,鍾飛聽聞也是搖了搖頭。
“實不相瞞,飛並不懂音律,剛才只是在府外無意間聽到琴曲,聽聞感覺內心十分平靜,而琴曲給飛的感覺前面柔軟纏綿,後面卻跟海浪一般此起彼伏,就如同那濤濤的海浪一般,撥動著飛的心絃。”
蔡邕聞言也是摸須大笑。
“鍾侍郎不懂音律,但卻能從琴曲聽出意境來,當真了得!”
說完蔡邕也是看著鍾飛一臉欣賞,畢竟蔡邕不僅是書法家、史學家、文學家,而蔡邕還是一個音樂家,蔡邕自幼喜歡音律,在這個時期蔡邕恐怕是音律第一人,而此時蔡邕也是彈奏起了琴曲來。
鍾飛一聽琴曲,此時也是如老僧入定一般,閉上了眼睛,細聽琴曲。
琴音響起,鍾飛細細聽著,而蔡邕彈琴之間也是無疑看著鍾飛閉著眼聽琴曲的樣子,隨後也是全神貫注的開始彈琴。
大概十幾分鍾之後蔡邕也是收了曲,停了琴,而鍾飛也是跟隨者琴音的結束而睜開眼睛,心中也是十分驚訝,眼前這個只有七根弦居然能彈奏出如此多的音律來,而且這焦尾琴所彈奏出來的琴曲跟其他琴都有很大不同,發出來的音色也是不想其他琴那樣迴響聲大,而聲音則是很清脆迴響也很想,恐怕這也是蔡邕的琴技高超所致。
“好曲!”
鍾飛聽完也是很讚歎的說道。
蔡邕詫異的看著鍾飛,鍾飛自己都說了不動音律,這好又從何來呢?
“敢問鍾侍郎,這好?好在哪兒?”
聞言鍾飛也是有點不好意思,畢竟在蔡邕這個音樂家面前說這句話,頗為有點班門弄斧的感覺。
“蔡公見笑了,飛不懂音律,不過這首琴曲跟剛才飛在府外聽到的哪一首截然不同。”
“哦?”
蔡邕摸了摸鬍子,頗有興趣的看著鍾飛。
“敢問鍾侍郎有何不同?”
鍾飛聽到蔡邕的話後也是想了想,隨後說道:“如果剛才飛門外聽到是是此起彼伏的海浪,那麼這首琴曲恐怕就是一座無人知曉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