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驚之餘,李昂還是更加仔細的核對了地圖上的資訊。
並且切換了各種不同的地圖進行對比。
包括普通地圖、地形圖、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大洋圖、大海圖等。
反覆的比對之下,李昂知道他應該是找到了五座仙山的範圍了,也可以說是遺蹟所在地。
馬裡亞納海溝,位於北緯11°20,東經142°11.5。即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
而形成海溝的海床一直經過太平洋的塞班島延伸出去,據估計這條海溝和海床已形成6000萬年。
根據一些正在研究的科學報告發現,海底構造板塊之間的慢速碰撞正在將海水吸入地球的深處。
馬裡亞納海溝作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每年“吞噬”的海水量可以達到30億噸。
可我們的大海並沒有見到減少,那些都被馬裡亞納海溝“喝掉”的海水,又究竟去了哪裡呢?
李昂不禁又想起了《列子·湯問》中的記載: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四面八方的水,不論是江河湖海還是天上銀河巨流,無不灌注到這裡,可是那裡的水位卻永遠不增不減。
這不就是記載中的歸墟所在嗎?
整個馬里亞納海床十分的龐大。
而海床上大大小小坐落著上千個島嶼。
李昂透過對比,發現幾個相對重要和規模比較大的島嶼。
包括出名的旅遊勝地和米國軍事基地塞班島和關島。
這些島嶼一直沿著海床上整齊的排列著,莫名之間就感覺他們其中好像有著某種關聯。
如果結合海床的形狀來看,就好像一個塌陷的大陸板塊,又彷彿是一個巨大國家中的幾個中心城市一般。
李昂仔細的研究了一下那些島嶼的排列,幾乎是從馬里亞納海床頭部到尾部。
從最北端的硫磺島,然後是亞松森島,中間過渡了幾個規模稍大的小島,到阿拉馬甘、古關島。
經阿納塔漢島和梅迪利亞島,到達塞班島。
緊鄰塞班島,有個天寧島。再向南一些還有個羅塔島。
這三個島是美屬北马里亞納群島聯邦最大的三個島嶼。
整個北马里亞納群島聯邦大約有6萬左右的人口,其中90都居住在塞班島。
繼續往南就是馬里亞納群島最南端的關島了。
關島也是米國海外屬地,它是個特殊的存在,是米國的非憲轄管制領土。
關島居民有米國公民權,但不能在全美選舉中投票。
現在仍被聯合國列為非自治領土。
關島的原住民是查莫羅人,約在3500年前在此定居。首府是阿加尼亞。
而美軍基地就大約佔了全島的14。
作為世界上最沒有名分的國家,從1581年開始受西班牙人統治;在1898年爆發美西戰爭後,控制權轉移到米國手中;隨後的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被日本佔領,不過僅兩年半的時間,就又成為米國的領土。
在戰爭層面,關島屬於米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地域,是米國與日本、菲律賓的聯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