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文物的保護,特別是有機質的文物,一直都是考古界的難題。
它是國人歷史上的瑰寶,更是世界歷史上共同財富,甚至關乎於人類歷史。
雖然現在國內和世界的考古發掘技術條件都有很大改善,但是並不能保證出土的文物不會再見到日光和空氣的那一刻而灰飛煙滅。
2.規模太大,勞民傷財。
比秦始皇陵小近50倍的秦公大墓,發掘清理工作就從1976年一直進行到了1986年才完成,整整十年。
秦始皇陵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發現的陪葬坑就有180多個,這是一項艱鉅的長期的考古任務。
如果我們用最機械的演算法,既不計算時間成本,也不考慮實際埋藏狀況,更不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只算地宮面積,大約平方米。
這個面積相當於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估計要挖40多年。
這個面積又是兵馬俑坑實際挖掘面積的5倍多,大概要挖150年。
其中就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對發展上升期的我們來說,這就會消耗太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3.環境問題。
龐大的秦始皇陵如果真的全部展開,那麼對於周圍的環境就有巨大的影響和變化。
周圍的人群怎麼辦?難道都要遷移嗎?
大量的水銀,該如何處理?
要知道那玩意兒一旦蒸發上地表,屆時對於方圓周邊的居民無疑是一場災難,也可以說對整個自然環境都會有所影響。
綜上所述,所以保持現階段而不去動它,是最完美的決策。
不管怎麼說,《拾遺記》的指引,材料的收集,都讓李昂有必須再去一趟西安的打算了。
而且一定要看看秦始皇陵。
在收集資訊的同時,還有一則資訊引起他注意,也是他堅定自己要去的一個原因。
那就是在他獲得能力,開始長白山之旅的同時,在西安舉行的草莓音樂節期間,發生了一件怪事。
作為一個多年的搖滾樂愛好者,雖然早已經放下了手中的吉他,但對音樂的熱愛並沒有減少。
國內搖滾這些年也再沒有出現過“魔巖三傑”,黑豹,唐朝等那樣的樂隊和音樂人。
李昂一如既往的關注著各種音樂節,國內的尤其是迷笛、摩登天空和草莓這三大音樂節。
這次還有他比較喜歡的痛仰樂隊。
長白山之行讓他錯過了這次音樂節,因為他需要做更重要的事情。
這次的草莓音樂節正常落幕,本身並沒有太多問題。
而是在那個期間,有個事件被草莓音樂節掩蓋了。
這個事件並沒有出現在各大新聞和報刊還有網路上,是李昂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在一個論壇上發現的。
起初看標題,他以為這只是一個靈異玩笑的帖子,可是看到內容和跟帖後,他知道這是真的。
由於音樂節的舉辦,許多樂迷會湧進西安這座古城,參與其中。
這也帶火了當地的一些音樂酒吧。
這帖子,就說了發生在音樂節第二天,一個音樂酒吧的事件。
喜歡看穿生命的雙眼請大家收藏:()看穿生命的雙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