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畫面柔光嚴重,看起來如夢似幻,但加濾鏡加的也太過分了,唐湖本來不用太多柔光也能拍得好看,這麼一模糊,連她本人的特色都模糊沒了。
這種幼稚的想法,誰說不是加了腦內濾鏡?
另一側,唐湖陷在沙發裡,是真的累了。
她從外地路演宣傳回來,又因為上熱搜的事情失去休息時間,不用節食都瘦了一圈。
營銷公關,輿論引導,這些詞聽起來輕鬆,卻不是沒有崩盤的可能,在這一年裡她仍然不敢確定民眾對公眾人物的道德潔癖有多嚴重,直到風向扭轉之前,每天都要瀏覽大量網上針對她的惡意言論。
現在的人生就像下一盤黑白圍棋,她憑先機落子,卻不知道這個世界會如何反應,未來的局勢變化是否像上輩子一樣,所以必須做到最謹慎。
唐湖稍稍打了個盹兒,其實睡了沒多久,便精神飽滿地睜開眼睛開始看電影。
而旁邊李若川專注地凝視螢幕,臉色隨著劇情一會兒陰一會兒晴,表情還挺豐富多彩,倒比電影好看多了。
——難道校園青春片真的那麼有吸引力?
唐湖默默看了十幾分鍾,除了全程晃瞎眼的柔光,就是米浩耍帥,鏡頭語言的運用還充分暴露導演是個外行。
她由此得出結論:李若川看得這麼入戲,可能品味真的比較特殊。
但轉念一想,她看不下去這部電影,難道不允許有其他愛好者嗎?
李若川說不定就是目標觀眾,作為一個成年人常年壓抑著自己對青春片的嚮往,再喜歡也只能故作矜持地看,真是太慘了。
李若川無意間扭頭,見她的眼睛在黑暗裡亮晶晶的,沒有提她剛才睡著的事情,又問:“你怎麼看這部電影?”
包場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說話,別說聊天,跳老年dis都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唐湖沉思幾秒:“票房不錯,洛潭當導演不行,但那首主題曲《當我遇見你》還不錯,他的嗓子適合唱綿綿的情歌,曲子說不定還能拿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事實上,這部電影唯一的成就便是拿了下屆金鞍獎的最佳原創歌曲。
“我沒說這個,而是劇情。”
“挺……好?”
唐湖遲疑地回答。
哪怕李若川再喜歡看校園片,她對著外行導演也實在誇不出來,虛著眼睛:“演員的狀態再好,平均一個鏡頭也要過三五遍,還不算排練和對臺詞的時間,所以在電影上映之前可能都把劇本琢磨好幾十遍了,然後還得在首映禮上重新看一遍,所以劇情再好畫面再炫,最終感想也就是‘這個鏡頭拍得不錯’,‘那個表情如果現在讓我發揮會更好’,‘地上的影子是不是有點穿幫了’……”
“……”
李若川被非常不浪漫的事實無情擊潰:“我們還是討論票房吧。”
“放心,你賠不了本。”唐湖胸有成竹地看著熒幕中的自己,“青春這張情懷牌是消費不完的,前幾部定位相似的青春片被影評人罵了那麼久也不妨礙賺錢啊。”
《戀愛使者》投資3500萬,票房收入4.1億,拋開院線分成,亦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等這部片子的熱度過去,再人傻錢多的青春片市場也得飽和,當然,我只是在網上了解過動向,具體情況還要透過資料分析。”
不過活躍在網際網路的這批觀眾,才是未來電影的主力消費者,等到爛片熱潮過去,光靠粉絲根本支撐不起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路人也用自己的錢包漲了記性。
爛片營銷和賣情懷博出位的分分鐘就會被看過的人劇透,吸引不了多少無知群眾,好電影卻開始憑藉口碑逆襲,哪怕上映初期排片不多,也能以高居不下的上座率收回成本,影院發覺有利潤可租,自然會加大排片。
李若川沉吟片刻邀請她:“想看詳細資料,看完以後去我辦公室坐坐?”
唐湖無法精準想起每年都有哪些電影上映,看到片名和梗概還能有些記憶碎片,但這些正在籌備中的大製作,沒有內部渠道不可能事先了解動態,所以點了頭。
“好,等一會兒分開去停車場。”
電影終於演到了米浩和尤雅雅緊緊相擁,開始出片尾的演員名單,兩人忙不迭起身,分頭前往地下停車場。
李若川叫來生活助理開車,帶她去了明遠集團在b市的分部公司,乘坐管理層的專屬電梯上去,一路倒沒有遇見旁人,所以不用擔心傳出緋聞。
他的辦公室在頂層,雖然裝著過濾紫外線的特殊玻璃,落地窗外的陽光依然刺眼,所以窗簾始終半掩,讓室內氤氳著金色遊光。
唐湖在學校外遇見過一次記者蹲守,前幾天的熱度剛上去,難免格外注意,一路上跟做賊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