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志向在大熒幕,所以拒絕了尤雅雅的提議,本來只是按照以往習慣吐個小槽,初戀妹妹卻怒了,而且怒得很徹底。
尤雅雅氣勢洶洶地把盒飯往摺疊小桌板上一頓,提高聲音:“你竟然敢看不起偶像劇?”
“啊?”唐湖被她突如其來的怒火狂掃全身,震得差點沒拿住筷子。
尤雅雅十分霸道地扯起她的衣領:“難道你也覺得偶像劇是腦殘的代名詞?……喂,我這句是反問啊,誰允許你點頭了!我就不信你沒看過一部偶像劇,憑什麼前腳看完後腳就不認賬?”
字字血淚,像在指責她為什麼上完了不負責。
唐湖滿頭霧水的被壓在座椅上,第一次體會到戰戰兢兢的感覺:“我也沒看不起……再說那都是小時候看的東西了,什麼霸道總裁愛上我之類的,長大了誰還喜歡這個。”
《王子變青蛙》《天國的嫁衣》《流星花園》……這些來自灣灣的偶像劇也曾佔據芒果衛視的熱播頻道,隨便數一串出來,都是小女生們的童年回憶。
這證明,大部分女孩子,是有一個瑪麗蘇夢想的。
誠然,有些人天生對言情題材不感興趣,但不喜歡不是貶低它的理由。
而隨著看過偶像劇的一代人長大,似乎潛意識裡,自詡成熟的女孩子都自覺跟跟幼稚的愛情故事劃分界限,覺得那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尤雅雅卻不這麼想。
“我就喜歡傻甜傻甜的愛情故事,不行啊?少女心憑什麼因為長大了就要消失?我知道自己戲路有限,演技也一般般,擱在某些大導演眼裡最多適合去演偶像劇,但偶像劇又怎麼了?霸道總裁愛上我、強取豪奪沒人性那是劇情設定有問題,只要不搞流產虐待第三者,憑什麼要被人嫌棄?”
拍最甜的偶像劇,當最美的瑪麗蘇。
她振振有詞,說到喜歡的東西眼睛都在發光。
既然要當小公主,那就當所有女孩子不懂事時最羨慕的那種偶像劇小公主,所有好看的男孩子都圍在身邊,捧著她討好她。
她要成為少女們還對愛情抱有希望時的幻想物件,等那些觀眾長大了,不再想當小公主了,再目送她們成長走遠。
唐湖突然想起自己很小的時候,因為看了電視上的白娘子看得走火入魔,所以腦袋上披了一條白床單模仿,還覺得身旁沒有捧場的小青十分可惜。
大約就是那時候,才覺得自己有演戲的天分吧。
每個少女都有戲癮發作的時候,幻想過瑪麗蘇得甚至有些可笑的劇情,什麼王子總裁通通為我傾倒,甚至在紙上偷偷寫過故事。
但像尤雅雅這樣,能坦坦蕩蕩的維持著一顆少女心的,卻不多見。
唐湖想通這點,自覺境界低人一等,誠惶誠恐地把衣領從她手下拽出來,“這是劇組的戲服,扯壞了得賠錢。”
尤雅雅湊到她眼皮底下,惡狠狠地質問:“你還看不起偶像劇嗎?”
“不敢不敢。”
唐湖認真回答,所以也認真地拒絕了她:“至於你剛才說的跟你去拍偶像劇,倒不是我看不起這種型別,但我不適合校園風格,所以不好意思了。”
尤雅雅看了她那張輪廓清晰的臉一眼,氣呼呼地坐回原處,從她的盒飯裡搶走一顆茶葉蛋:“好吧,剛才是我衝動了,不過你還是得給我賠罪,誰讓我是寶寶呢。”
“行行行,你說的都對。”唐湖輕笑,“趕緊吃吧,吃飯還得接著陪米浩ng,重拍了這麼多次,也不見多給我漲點片酬。”
她參演的這部《戀愛使者》,酬勞是10萬元整。
一個出場不過十幾分鐘的女二號就有五位數的薪資拿,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少,然而在唐湖眼裡,它也只是個比較厚道的基礎價。
這種想法乍聽起來像在炫耀,畢竟b市的人均工資也才不到7000元,但演員在劇組裡做的是一錘子買賣,如果唐湖再接不到新戲,這十萬就是她職業生涯裡所有的收入了。
當然,就整個娛樂圈來看,明星都是一種高收入職業。
八卦新聞裡說某某藝人演一集就要幾千萬片酬,這個數字絕對含有水分,不過真實數字也不是小數目。
為什麼他們能賺這麼多錢?
有位業內大佬曾經說過,“一張臉能被成千上萬人記住,就是鉅額財富”。
明星費盡心思為自己營造人設,只為了在芸芸眾生裡給路人留有印象,觀眾需要看到這個人,腦內就條件反射的形成某種概念。
比如米浩,代表的就是頗具時尚感的清爽英俊,那麼有品牌方想要一個此類形象的代言人,便可以找他來代言。當那張清俊陽光的臉龐出現在廣告牌上時,哪怕路人不認識這個品牌,看到米浩也會覺得“啊,原來xx也用這個牌子,一定很高階”。
而隨便放一張路人的臉上去,品牌方需要費更多的精力,向消費者證明他們的品牌是高階且可靠的。
這種宣傳效應普通人比不了,而明星掙的,便是這筆“辨識度”的費用。
喜歡在男權世界復興男德請大家收藏:()在男權世界復興男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