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時有簪簧連稱...不用我給你解釋一下‘簪’吧?”肖懿抬頭。徐昱林連忙擺手說“不用不用。”
他又繼續翻看那幾頁影印紙,一邊看一邊問“外婆,這些影印紙是做什麼用的?”
“這是你媽媽傳真給我的檔案,有些是需要讓我看看,幫她再斟酌一下能不能展出的文物。畢竟文物展不是做研究,大家更願意看到那些比較奪目漂亮,做工複雜精細一些的東西,如果整個展子全是些上古時期的骨笄之類的,估計沒看一會兒人就都走了。”
徐昱林無奈地撇了撇嘴唇表示贊同。
他記得魏子青在做完透額羅的那幾天,和他聊天的時候好像提起過對顏色和加流蘇的選擇上稍微大膽了一些,就是考慮到傳統透額羅顏色深,做出來並不好看,影響了買家的舞臺劇就不好了。
他又翻看了後面幾張影印紙,標著諸如“碧玉簪”、“翠毛簪”、“黑犀簪”之類字樣的簪飾在黑白灰的影印紙上放在一起,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樣式差別。徐昱林想象著它們被放置進偌大的文物展現場,與數支大同小異的髮簪排列在一起,被人匆匆過上一眼就冷落,不禁有些心疼文物修復的母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得好好挑選。
徐昱林拿出最後一張紙時,卻看見了一個名字和樣式有些對不上號的頭飾。
“外婆,這個看樣子像把小梳子一樣的東西,怎麼名字卻叫‘簪導’。子青做那把梳子的時候,不是叫篦嗎?或者這又是個俗稱?”
肖懿沒聽清徐昱林這一大段含糊的問題,於是眯著眼睛接過那頁紙,略略看了一眼之後,把紙交還給徐昱林說“簪導是有很多其他的名字,但它這樣叫確實沒有問題。其實它本質上還是簪,只不過相對來說股更多,簪身更薄,且作用和梳子一樣,所以在後面加了個‘導’。”
“導?”
“兩種說法。一是說簪導將頭髮引著扎入巾幘之中,所以稱為導,還有一種,古時導就屬於篦類,它有梳髮的作用,且梳完後也可以插入發中用以固定,與篦類似,所以稱簪導。”
徐昱林聽得滿臉愁雲“這古代製造服飾的人不累嗎?”
肖懿笑道“現在你媽媽修著,你聽著,我念著,都累成這樣,可想古代的能工巧匠有多了不起。”
徐昱林重重地點頭。
他突然惦記起來,忙問“哎,外婆,你剛剛話還沒講完,你還沒告訴我那簪導都有什麼別稱呢。”
“老了,記性不行了,”肖懿笑著別了別額前的碎髮,“簪導可以直接省稱導,也可以叫它笄導。”
“笄導?”
“看吧,”肖懿伸了個懶腰,站起身活動筋骨。“到頭來我還是得給你解釋一下‘簪’。”
徐昱林託著臉故作乖巧地等著聽。
“簪的本稱就是笄導中的那個笄字,一直到戰國以後才不稱笄,多改為簪。簪有系冠、束冠、固發等等作用,排下來才是將玉石金銀等打磨雕琢做出來當裝飾的好看之用。而且簪子是一直到清代男子剃髮以後才成為婦女專用首飾的。此前男子用的反而更多,畢竟他們需要打扮齊整外出的次數更頻繁。”
“所以簪導笄導也就是一回事了。”徐昱林點著頭說。
“哦對了,”肖懿託著下巴說,“其實簪導還有一個比較形象好聽的名字。”
“什麼?”徐昱林頗有興致地問。
“掠鬢。”
喜歡簪娘別傳請大家收藏:()簪娘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