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坐在爸爸肩膀上,高興的“駕、駕”叫著,小屁股還不停的扭來扭去,好像真的在騎馬似的。
“你再動來動去,信不信我打你小屁屁。”蔡鴻鳴不滿的對女兒說道。
楚楚很聰明,看爸爸臉色不對,就不再叫了。不過片刻後,就又開始比手劃腳的“哈、哈、哈”嚷嚷著。看得旁邊師婉兒哈哈大笑起來,蔡鴻鳴對這母女是徹底沒了辦法。
下梅村有條小溪,名曰當溪。
當溪就像下梅村的中軸線,將一個村子分為兩半。當溪兩岸,是青瓦屋頂覆蓋的兩條長街,街面每隔一段便會有一條下行石階通往溪邊,那是舊時搬運茶葉的碼頭。在舊時,下梅村是武夷山地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
茶市的繁華帶動了下梅村的繁榮,各地茶商紛紛在此設下茶莊,精選茶葉,銷往各地。
遙想當年,這水運之路必然熱鬧非凡,下梅街市也是繁華無比。只是如今,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只剩下眼前這古舊的街道屋宇供人憑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春節剛過,又非放假時期,所以來下梅村旅遊的人很少,只有三三兩兩的遊人在白石鋪就的街道上晃盪。
今天天氣晴好,一縷縷陽光照下,趕去山間的清冷。一些老人就出門來,坐在臨溪的廊道上,一邊曬太陽,一邊談笑。看到坐在蔡鴻鳴肩膀上好奇的四處張望的小傢伙,還樂呵呵的隔空逗了幾下。
再過去是鄒氏家祠,後面不遠就是大夫第。
沿著青石板路走去,一面鑲嵌著無數美好寓意的浮雕的磚砌門樓頓時映入眼簾。走進裡面一看,高堂之中,雕樑畫棟,精美的石雕和木雕把整間房子烘托得富麗堂皇,可以想象當年主人家的富有和顯赫。
在老房子中逛了一會兒,他們就走向賣東西的小街。
小街上賣的最多的是茶葉,如今正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明前茶的出產時節。
明前茶指的是清明節前採製的茶葉,因為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所以是茶中佳品。但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葉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若是茶葉好,蔡鴻鳴倒不介意買一點回去,畢竟這時節的茶葉最難得,也最好喝。
小街邊上,有一家清末開的老茶館。
一般若是想買這種貴重的明前茶,想品嚐一下再買的話都會到老茶館去。因為那店裡有街上所有茶葉店裡的茶葉。
明前茶昂貴,人家賣茶的人可不敢給買茶的老闆一一泡一壺過來,但也不能讓人家不嘗就買,所以他們就讓買茶的老闆到老茶館去,想要什麼樣的茶,老茶館裡都有。而小街上的茶葉店都是固定的老店,出品的茶葉質量大家心中有數,大家也就把招待客人的活交給了老茶館。
客人若是對品嚐的茶葉滿意,就會到茶葉店裡買茶,不滿意就要付茶錢。
一般而言,客人要什麼檔次的茶葉,老茶館裡的老闆就會給你泡什麼樣的茶。
蔡鴻鳴來的時候已經查過,知道這邊的規矩。於是就向老茶館走去。
走進老茶館,只見老式的穿鬥房內黑乎乎的牆面露出斑駁的痕跡,上面還掛著一些毛伯伯時期的照片。牆角老舊的案臺上擺放著小小的竹籬筐、銅茶壺,木、竹質的八仙桌凳凌亂地散開,土陶茶碗安靜的被倒扣在桌上。(未完待續)
喜歡我的農場在沙漠請大家收藏:()我的農場在沙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