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鱗片晶瑩剔透,花紋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飾品光彩奪目。寶氣華盛,品位高貴典雅。
而它本身又有著獨特的功效。若佩戴在身,可避露水風邪;入藥則可清熱解毒、定驚去風溼。
所以。一直以來都深受皇室貴族、富豪人士和民間百姓的喜愛。
據《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誇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這段話的大意是趙國平原君使臣出使楚國時,為向春申君炫耀而頭戴玳瑁簪身配鑲有珠玉的佩劍,結果見到春申君的三千門客時,人人皆腳穿斗大珍珠鑲嵌的鞋見客。
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戰國時期,玳瑁飾品就已是很普遍的飾品。
漢代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
在唐代,玳瑁曾用於製造錢幣——開元通寶,非常寶貴,全世界僅有13枚。
唐代女皇武則天也曾使用過玳瑁手鐲、耳環、用玳瑁製作梳子、扇子、琴板、髮夾等物。宋代人對玳瑁更是喜愛有加,曾仿照玳瑁殼的花紋和色澤,創燒出漂亮逼真的玳瑁斑黑釉瓷;明清時期,玳瑁製品的使用似乎更為普遍。上至宮中后妃所戴首飾,下至文人雅士的書房文玩,諸如小插屏、花瓶、香薰、筆筒、筆桿、印盒、眼鏡盒、眼鏡架,乃至歌伎舞女所用的手鐲、扇子、脂粉盒等,均有用玳瑁製作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是玳瑁畢竟是動物,所做成的東西很容易遭到蟲蛀,所以歷朝歷代傳下來的很少,如今看到的也大多是明清時代的物品而已。
鑑定師也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一個這麼大,而且儲存完好的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八方梳妝寶盒。
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八方梳妝寶盒是唐人喜歡的樣式,再加上鑑定師本人曾經在故宮看過一個殘缺的唐代梳妝盒,所以看了一下,心中已經瞭然。只是作為拍賣行的鑑定師,一切都要謹慎一些。他就取出帶來的一臺不算小的碳十四檢測儀器,然後掏出一柄小刀,小心翼翼的從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八方梳妝寶盒的螺鈿上刮下一點點粉末放在儀器上。
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
因為如此,所以用螺鈿來鑑定年代是比較可靠的。
若是玳瑁就不行了,畢竟海龜壽命綿長,活個成百上千年都不是問題,若是製成物品時已然活了很久,用來斷代就差很多。
檢測的結果不出鑑定師所料,確實是唐代的東西。
蔡鴻鳴聽到那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八方梳妝寶盒是唐代的物品時,不由得摸起下巴長出來的些些鬍鬚。怎麼會是唐代的呢?自己從那船撈出的東西明明是宋代的,那銅錢也是宋代的銅錢啊!真是奇怪。不過,他可沒打算跟他們說清楚。唐宋間的年份雖然間隔不是很遠,但作為古董一個唐朝和一個宋朝的價錢可差多了,他可沒那麼傻說出來。
鑑定結果出來,蒼伯虎就拿出一份委託拍賣的文書。
蔡鴻鳴為了慎重起見,特地讓婉兒請了一個經常和她們貿易公司合作的律師過來,免得文書中有坑。要知道害人之心固然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無。
簽訂文書後,蒼伯虎打了個電話,一大堆安保人員很快就趕了過來,同來的還有一些拍賣行的工作人員,過來對幾件東西打包。其中最麻煩的是珊瑚,要是一不小心碰壞一個叉,那價錢就少了一截,到時蔡鴻鳴可要找拍賣行算賬。
處理完後,蒼伯虎熱情的請蔡鴻鳴去吃飯。
蔡鴻鳴對和陌生人吃飯一向沒什麼興趣,所以婉拒了。
他來申城主要為了處理印璽等東西拍賣的事宜,如今已經處理完,他也不再逗留,當天就買了飛機票,和寇芸香母女一起往西北而去。(未完待續)
喜歡我的農場在沙漠請大家收藏:()我的農場在沙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