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暗了下來,海島四周,一片迷濛。
人走完後,島上只餘蔡鴻鳴和師婉兒兩人,除了海浪撞擊沙灘的聲音,就只剩兩人的心跳了,顯得很靜。
燈塔般的圓樓中,蔡鴻鳴在廚房忙著做晚餐,片著抓來的金槍魚。
圓樓空間雖小,卻五臟俱全,底層中廚房、大廳、衛生間,應有盡有。
一般而言,做生魚片最好是深海魚,而且要活的。江河湖中的魚類就差了一等,因為現在陸地湖泊大部分已被汙染,很難再找到那種純淨原生態的魚來。在這種被汙染水域生長的魚類的肉質,可以說是相當差的。近海魚類也不行,現在工業、生活廢水和人工飼養用的魚料早已把這片純淨海域玷汙,在這種海域生存的魚類肉質自然也不是很好。
而深海魚則不同。
深海地帶不像陸地江河湖泊和近海一樣被汙染,水質澄清,在那裡生活的魚類肉質遠遠比陸地江河湖泊的魚要好得多。
只是說起來,海魚的味道要比淡水魚的味道差。特別是在泉水中長大的淡水魚,因為生活在甜膩的淡水中,呼吸淡水,天生就帶著一股自然清甜,而海魚卻有海水的腥溼味,味道自然差了一等。
所以,有一得便有一失,古人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金槍魚雖然不是深海魚,但卻是生活在100400米淺海的游魚。
所謂游魚是因為它無時不刻都在遊動,據說金槍魚的鰓肌已然退化,因此必須不停地遊動,使新鮮水流流過鰓部以獲取氧氣才行。若是停止遊動。則會因缺氧窒息而死。
正因為它不停的遊動,不停留在一個地方,所以才不會被汙染。而因為遊動使身體和水流摩擦,讓它本身的肉變得更加緊密,吃起來口感更好。
蔡鴻鳴慢慢的片著金槍魚脊背最有肉的部位。儘量的把肉片得如紙般薄,這樣蘸著醬料吃,才不會破壞金槍魚肉在口腔中那種鮮美的感覺,吃再多也不會感覺膩味。
當然,也不能只吃金槍魚,所以他又從白金龍璽中拿了只五斤左右的龍蝦出來。
任何一種水產品。若是想品嚐它天然最真實的味道,生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其次是蒸,其它的就會破壞它原有的味道。
片好龍蝦,他又去菜園子裡拔了幾棵生菜。這是他姑丈種的,長得還不錯,專門給來島上玩的人吃,畢竟只吃魚肉也會感到膩味。
一切準備好,蔡鴻鳴把東西端到大廳。
廳中,燈光如火,師婉兒早早把桌子收拾出來,擺上碗筷。還有一罈老酒。
等蔡鴻鳴把東西擺好,看著在燈光下閃出晶瑩色澤的龍蝦肉片,師婉兒迫不及待的夾了一片。龍蝦肉被蔡鴻鳴片得如紙般薄。幾至晶瑩剔透,湊在光線下看,那一絲絲的燈火透過肉片,閃爍出五彩魅惑的光澤。
她輕輕的將龍蝦肉片蘸上早已泡入味的醬料,放入口中,慢咬輕嚼。頓時,一股難言的鮮美和清甜透入舌蕾。這是她從未品嚐過味道。
“來,喝口酒。”蔡鴻鳴從酒罈中倒出一杯酒遞給她。
師婉兒接過。淺淺的嚐了一口。
龍蝦肉的鮮美與清甜沁入香醇的美酒,不僅沒有破壞龍蝦的肉質,反而帶動昇華,給了她一種精神和慾望上的滿足。
“真好吃。”師婉兒對老公做的菜餚讚美道。
當然好吃了。蔡鴻鳴心說道。
這龍蝦,可不是那種養殖的,而是在大海深溝中天然長成。那種自然的味道沁入龍蝦身體的每個部位,吃起來自然絕美。不像那些被圈養的龍蝦,吸收著飼料和藥物,那些東西進入龍蝦身體的每個部位,怎麼可能好吃?還有這酒,可是埋在地裡十幾年的老酒,早已去除酒中的火氣,只餘一片醇和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