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番薯機械並不是說想買就買,還要看品質,貨比三家。
老婆在家也沒什麼事,蔡鴻鳴就把這個偉大的任務交給她了,他只要等她聯絡好廠家後親自過去看看就行。
番薯收完以後,接著就開始收水稻。稻田裡全是水,收之前要把水放幹,還有把養在田裡的魚和泥鰍給抓上來。
天氣日冷,養在水稻天裡的鯽魚和泥鰍都鑽到泥底了,不好抓。但蔡鴻鳴有辦法,他就拿一些番鼠熟揉爛,用玉蟾液把它們攪成糊糊,然後倒進割出一片空檔的水稻田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田裡的鯽魚和泥鰍頓時瘋狂的湧了過來,邊上潘海民他們看得嘖嘖稱奇,不過手裡也不含糊,連忙拿起網,撈了起來。
那些魚並不是喜歡吃番薯,而是喜歡攪拌番薯的玉蟾液。玉蟾液是玉鼎吸收皓月菁華所化,靈氣蘊結,那些魚不喜歡才怪,所以一聞到那個味道,立馬撲了過來。
不一會兒,就撈了一堆鯽魚。
旁邊地上,蔡鴻鳴已經讓人用帆布鋪起了兩個大大的水池,一網一網的泥鰍和鯽魚從稻田中撈起來放下去,一會兒就把水池擠得滿滿的,到處都能看到魚在遊。
蔡鴻鳴早已經和收魚的人聯絡好,下午就過來收魚。
幸好收魚的是古浪.縣裡的魚販子,知道他這個人,如果是其他人叫他來沙漠裡收魚,人家非把他當瘋子不可。
到了下午,收魚的魚販子就開車過來,一看到蔡鴻鳴用帆布搭在邊上的臨時魚池,才發現自己帶來收的車太少了,連忙打電話讓人從縣裡趕過來,一直折騰到半夜,才把所有的魚運走。
如今市面上本地野生泥鰍的價格每斤在二十八元左右,非野生的十幾塊到二十幾塊不等。
蔡鴻鳴養在稻田中的這批泥鰍不錯,樣子和本地泥鰍差不多,就是口感也一樣,不過魚販子還是壓了幾塊錢,給他算二十四塊。因為和鯽魚混養所以每畝泥鰍才收了八十多斤,算下來不到八十萬。而鯽魚人家卻是不管是不是野生的,反正只要是活的,一斤通通算五塊。鯽魚的錢就多了一些,一共一百七十幾萬,兩種加起來有兩百五十多萬,今年總算沒有白辛苦。
不過,蔡鴻鳴感覺還是有點吃虧,因為鯽魚太便宜了,看來明年得換點東西養才行。
抓完水稻田裡的魚後,放完水,就開始收割水稻。
收割水稻最省事,全然不用人力,只要人開機械就行。不過就算如此,蔡鴻鳴他們還是忙了將近一個星期,才把所有收割的水稻全部烘乾歸倉。接下來就等著空閒的時候,把烘乾的稻子碾成米打包,再找個地方發賣了。
水稻因為是新品種的原因,產量都非常高,每畝在一千多斤,一共收了差不多五十萬斤。
這麼多,若無意外,估計蔡鴻鳴吃一輩子也吃不完。只是他並沒有想過只是留下來自己吃,還打算拿出去賣。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套規劃,等縣裡新店蓋好後,白天就賣番樞、米飯和麵食,晚上則賣燒烤。店的旁邊再開個西都勝境中產品的專賣店,以後形成產銷一條龍,自產自銷。若是味道好,以後根本不用愁這裡的東西賣不出去,反而要擔心沒有東西賣才對。
ps:上面有一章蔡天壽應該是蔡天福才對,寫錯了。蔡天壽是二伯。
年尾到了,才發現今年什麼也沒做,本來計劃好的事情全泡湯,只好臨時搶救沒一下,所以很忙,很累,但還會撥出一些時間碼字,謝謝大家的支援。(未完待續……)
喜歡我的農場在沙漠請大家收藏:()我的農場在沙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