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中,藥氣蒸騰,一股股濃烈的藥香隨氣噴湧而出。
熬煉的膏藥火候已經差不多,蔡鴻鳴拿著一根棍子不停的攪動大砂鍋裡的龍虎鍛玉膏,免得下面膏藥粘底,熬焦了。
現在很多人熬膏藥都用生鐵或不鏽鋼鍋,這兩種東西用起來雖然方便,但有時卻和一些中藥不合,藥性會融掉鍋裡的鐵漬,使熬煉出來的膏藥中帶著鐵元素。若是外敷倒不要緊,但長期內服就不行了。所以蔡鴻鳴他們家熬製膏藥都是用砂鍋,雖然用起來麻煩,但這麼多年還是堅持了下來。
“鴻鳴,在練什麼膏藥?”
蔡閬聞到膏藥香味從外面走進來,這個孫子他還是很滿意的,不僅繼承了家裡傳下來的正骨推拿,更是將一手祖傳膏藥熬煉得爐火純青,委實難得。
“龍虎鍛玉膏。”
蔡鴻鳴邊說邊攪動砂鍋裡的膏藥,看到火候已經差不多,連忙濾去藥渣,放在旁邊冷卻,等冷卻後就一一裝到準備好的藥瓶中。
蔡閬在一邊看著,等他把藥裝好,就從一個瓶子裡挖了一點膏藥塗在手上。膏藥入手清涼,但這股涼意很快就在體溫的燻烘下變得火熱,緊接著熱意加劇,沁入骸骨,一股癢癢的感覺隨之傳來。
蔡閬感覺到,驚訝不已,他記得上次自己煉製的龍虎鍛玉膏藥效好像沒這麼強?不由狐疑的問道:“鴻鳴,你熬膏藥用的是咱們家藥材嗎?”
“嗯,不過龍骨不是。我在西北那邊挖了點龍骨,感覺藥效不錯,就用那個了。”說著,蔡鴻鳴就拿出一些龍骨粉給他阿公看。
蔡閬從他拿出的龍骨粉中點了一些粉末放在口中嚐了嚐。
龍骨是味中藥,別名:陸虎遺生、那伽骨、生龍骨、煅龍骨、五花龍骨、青化龍骨、花龍骨、白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骨胳的化石。
早在以前很早以前,中醫就有用龍骨入藥的記錄。
《本草綱目》記載:龍骨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溼氣,脫肛,生肌斂瘡,澀可去脫。故成氏雲其能收斂浮越之正氣,固大腸而鎮驚。又主帶脈為病。
《本草經疏》也有記載:龍骨味澀而主收斂,凡洩痢腸闢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通利疏洩,不可使用止澀之劑,恐積滯瘀血在內反能為害也。惟久病虛脫者,不在所忌。
不愧是行家,只嚐了一下,蔡閬就感覺蔡鴻鳴帶回來的龍骨藥力比家中收藏的龍骨強。於是,他就對蔡鴻鳴說道:“你這龍骨粉還有沒有,有就給我一些。”
“阿公你要多少,這龍骨粉我有很多。”
“有的話給我留一斤吧!”
“嗯。”蔡鴻鳴點了點頭,把龍骨鍛玉膏裝好後,就從玉鼎內的洞天福地中取了一斤龍骨粉給他阿公。
熬好膏藥,已是差不多下午,他也就沒出門,把熬煉好的膏藥帶回房間後,就脫下身上衣服拿起膏藥擦便全身,然後盤坐在床上,等待藥效發散。一會兒,等龍虎鍛玉膏的藥力全部被體溫加熱激發,他才發現不對勁,感覺全身抹了膏藥的癢和塗在手上的癢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種癢從皮毛投入肉體直達骸骨,癢入骨髓,就算是撓也沒辦法制止。
最後,癢得無法承受,迫不得已,他只得去衝了個冷水澡,想看能不能把這種癢意降下來。卻無奈的發現,這種癢並不是癢在表皮而是癢入血肉骨骸之中,根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