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門外走進一眾侍女,端著花梨木的凳子,放在地上。
“皇上,犬子並沒有做多大的事情,還是站著回話為好。”
“哎,京兆尹不必如此謙虛,快快與沈知秋入座!你家三子剛剛在朝堂之上妙答使者的疑難刁鑽,四步成詩,屬實是為朕所驚,還是京兆尹教子有方,這次立功,朕必定有賞!”皇上言語中透露著歡喜之情,沈知秋能感受得到。他輕輕衝著沈安揮了揮手,沈安便給沈知秋使了個眼色,二人畢恭畢敬的坐下了。
直到坐在座位上,沈知秋才敢微微抬起眼睛看看龍椅上的天子,其實天子也是尋常人模樣,只因身在皇家的薰陶中,這才染上一副不落凡塵的威嚴與孤傲罷了。
“抬起頭來說話,朕還能吃了你們兩個不成?”
“是,皇上。”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目光對上皇上的目光時,沈知秋打了個寒顫。
那是君臨天下的冷峻與孤高,好似在千里之外,又好似近在咫尺。讓她在一瞬間想起了那時候,在大殿上對詩巧妙回答使節話語的時候,外國使團中有一個人抬起頭看她。
當時正值滿朝群臣拍手叫好的時候,置身人群中,她明知自己並不能對這目光做出什麼特別的回應,但被人注視的感覺著實讓自己不甚舒服。
“這次...你家三子對朝廷有功,朕考慮賞他一份尚書房的工作,畢竟這孩子也是年少有為,朕覺得也該歷練歷練,以後早日為朕效力,京兆尹意下如何啊?”
“回陛下的話,犬子回答出使節的問題,這是應當做的分內之事。可這孩子年齡尚小,僅僅十二歲。還有書院的功課沒有學習完,恐不能擔當得起陛下的厚望。微臣以為,應當聽聽孩子的意見。”回過頭,看著沈知秋,“知秋,你怎麼認為?”
一時間,腦海裡閃過一千種回答的方式。在這段時間的寂靜之中,沈知秋也敲定了自己的回覆答案:“沈知秋在這裡謝過皇上的恩賜,但草民從心底裡認為,我不該直接勝任尚書房的工作。”
此言一出,一旁的沈安頭上生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皇上聽聞此言,也是微微吃了一驚,回道:“那你說,想要什麼官做?還是想得到什麼賞賜?是奇珍異寶還是美女官位?講出來,念在你對國家有功的份上,這一次,朕都滿足你。”
沈知秋當即跪下叩首:“回陛下的話,沈知秋今年十二,還不曾考過科舉。這個時候,如果小人答應了皇上的話,進入尚書房工作,恐不能服眾人,更無法對當朝百姓交代。
所以,沈知秋在此斗膽請求陛下讓小人繼續在政書堂學習,小人不要金銀財寶,也不要美人官位,唯有一事,一直放心不下。”
“什麼事?你但說無妨。”
“小人的父親年事已高,雖身患頑疾,但對於陛下依舊是忠心耿耿,小人於書院學習,不能無時不刻陪伴照料父親,時有憂心。因此,小人斗膽懇求陛下為我的父親派遣一些傭人入京兆府服侍,也算是替小人盡了孝心。”說完便對著皇帝深深地俯首下去。
額頭貼著冰冷的地面,沈知秋意外的清醒,但一旁投來的一股溫熱的目光,使沈知秋周身溫暖。原來,是自己的父親沈安,正看著自己,眼裡若有若無的泛著淚花。
即使他並不是她真正的父親,在這個世界經歷了這麼多,面對當朝皇帝的時候,沈知秋依然願意將自己對沈安的心意全部說出來,這種感覺十分奇妙,但卻有無比溫暖。
“哈哈哈,好,好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可是你即把國家安危放在心中,又念念不忘自己父親的身體健康,可謂是忠孝之士,朕滿足你的需求,明日即可派人去京兆府上侍奉你的父親。你也可以在書院安心學習,等科舉之時,朕在大殿之上等你的好訊息。來人啊。”
李公公忙鞠躬問道:“陛下,老奴在,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