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斬殺其人後,我有感他一縷神氣尚存,應在棲霞寺中。”鍩
王景聞言頷首。
“想來便是那道烙印之效了。”
既然與閻羅交感,又修持地獄法門,那妙奪造化、卻死回生之術對三途而言自非難事。
而且其人還將神氣寄託於冥土門戶之上,與黑壤氣機交感,得其護持,雖然難免淪為非生非死之輩,但卻壽元漫長,更難遭劫。
若非安慈及時出手,抹除三途烙印,其人不久之後便可重塑身軀,再度復活。
“這般手法倒也精妙,有一些道門影子在其中,看來這三途也是別有奇遇。”
王景看向身前,那三途被他斬殺之後,身軀不存,只得一副畫卷落下,乃是仿吳道子《地獄變相圖》所繪的一卷圖錄,其上九重地獄羅列八方,按奇門遁甲之勢而排。鍩
東方幽冥風雷獄、南方幽陰火翳獄、西方幽夜金剛獄、北方幽酆溟泠獄、東北幽都鑊湯獄、東南幽冶銅柱獄、西南幽關屠割獄、西北幽府火車獄、中央幽獄普掠獄。
陰官冥曹,分僚列掾,研情鞫罪,施罰考魂,終天幽暗,不睹光明。
“這便是其人的本尊法器,看來也是重新煉製過的,由佛入道。”
此世修行諸般境界,不算最為基礎的交感觀想,以及縹緲難尋的天真,理具、加持、顯得三境便是通用的劃分方式。
在道門又叫做山居、幽逸、神仙。
幽潛學道,仁智自安;
含光藏暉,不拘世累;鍩
變化不測,超離凡界。
正是由凡而仙,精、氣、神三寶逐一而行的路子。
而在理具或者說山居之境,修行之人道業未成,尚且不能超出血肉之軀桎梏,便需要煉製性命交修之物,借器求道。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大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形器易成,錘鍊可得喻其真。
在佛門中,這種標示諸尊本誓、內證的法器,又被稱作三昧耶形,眾生見此,奉信修行,則能如願而得福智。
自下而上,以有相而入無相,最終唯“我”獨尊。鍩
這便是王景對於此世道法的認知,借假修真,神佛為假我為真。
三途雖死,但這卷九幽圖錄卻是其人一身道法所凝,若被外人得去,便可藉此入道,若干年後又是一個三途。
“這種涉及顯冥二界的道法,還得嚴加看管才是,或者乾脆斬斷與冥土的聯絡,從根本解決問題。”
一念至此,王景不禁搖頭。
冥土之事由來已久,但那些個天真道人都不曾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只是傳下各種治退之法,便可見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且數千年發展下來,冥土法門也是各家傳承中一條堂皇正道,與北陰大帝、泰山府君之類的神佛位業交感者不在少數,他們同樣意指死後道果,只不過不像三途這般草菅人命罷了。
彼輩立身持正,嚴守戒律,哪怕知道步入此道常有冥土侵染之危、心智淪喪之厄,但依然踽踽而行,初心不改。鍩
心、跡無虧,自然無可指摘。
“罷了,此事不急於一時,以後再說。”
道人搖了搖頭,和安慈打過招呼,將這道念頭收起,轉而看向那點凝固黑白。
此物便是冥土門戶的外顯,雖不如棲霞寺中那道門戶直連黑壤,但也相去不遠,對修持類似道法的真修可謂一樁異寶。
由此亦能得見三途在死後道果上的造詣之深遠,哪怕只是其人放出來攪弄渾水的迷龍,也能借道冥土,遊走陰陽兩界。
這其中固然有迷龍本身特質緣故,但三途對於冥土的探索,也不可小覷。
王景走出門診樓,此時看守所內早已被荷槍實彈的特警佔據,眾人臉上表情莫名,視死如歸與舌橋不下相互交織,極為失態。鍩
他們原是接到上級部門通知,有恐怖武裝分子佔據了看守所,急需進行反恐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