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柔蘭國氣候還是偏向乾旱,常年顆粒無收,直到漠母甦醒,賜福百姓後方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王景自進入柔蘭境內以來,放眼所見,每處聚落上都籠罩有一層信仰靈光,以中心的神廟為基礎,張開結界,遮蔽風沙,調節一方水土。
“這柔蘭大漠上的極端氣候,也是天門界處於滅亡之際的一個表現。”
道人立於一處聚落外圍,看著那層淡薄卻韌性十足的神力結界,面露疑惑。
“不過除了漠母神力之外,怎的還有一道偏向於水屬的神力,且二者都帶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僵硬死板之意?”
身合法則的神靈視角與常人不同,在王景眼中,山非山,水非水,一切都是元氣造就,高天是青冥之氣流轉,大地是厚土元氣凝結,就連自身也不過是一團人形元氣,核心處乃是一道色成青紫的先天純陽之氣。
王景心有所感,隨即動用了兩門天賦小神通:望氣、天眼,在這種視角下看向大漠東邊。
只見中原之地神光暗淡,一尊赤龍鎮壓於此,乃是大陳王朝龍氣顯化;北方雪原部落、南蠻蜀國各有氣運盤踞庇佑,但都是蛇蟒之屬,與阿瓦、柔蘭一樣,未曾化作真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在東海之上,某幾處地界則有道氣升騰,顯化青木、白蓮之相,說明有仙道中人在此開闢洞府,立下道統,傳播自身所學。
類似情況在神洲地陸上也有幾處,其中尤以大陳王朝佔比最多,仙鶴、金刀、祥雲之類的異象簇擁在赤龍身旁,環拱一方,俯首稱臣。
赤龍之上,更有一道縹緲紫氣垂青,貫通了某方地界,立下錨點,接引虛空神庭。
“不虧是天人所立、帝庭嫡傳,”王景感嘆道,“這般氣運,比我觀望大肖王朝時要厲害多了。”
他曾以天賦小神通中的望氣天眼去觀望大肖王朝氣運,此時二者對比,發覺後者遠不如大陳王朝。
畢竟大肖太祖肖楚河不過是一位不死人仙,哪怕渡過天劫也比不上大陳王朝的開國太祖,那可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天人!
而以這種視角去觀望柔蘭國,只見各處聚落之上,一層黃藍相間的淡薄氣流盤旋其上,黃色死氣沉沉,藍色僵硬非人,完全不如王景這般隨心而動,靈活駕馭。
“這到底是幾尊神只?”
那土黃色的明顯是地只神力,而藍色卻偏向水屬,分明是一位遊神層次的水神。
兩種截然不同的神力涇渭分明,卻又融洽無比,相安無事,偶有摩擦也改變不了它們同出一源的事實。
“這就是柔蘭國的底牌?或許不止於此。”
未知的神只明顯狀況不對,如果真是傳言中的漠母甦醒,也應該是純粹無比的地靈神力,不可能夾雜其他屬性。
難不成漠母甦醒後還能變更自身道路,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為一尊水神不成?
王景差點被自己的這個念頭逗笑。
神只的道路豈是那麼容易變更的?雖然神道中沒有玄關無悔這等仙道言論,但類似的說法也是有的,兩尊權柄相近的神只碰面,最終的結果唯有一方徹底失敗,要麼臣服,要麼隕落。
“看來柔蘭國中隱秘不小啊。”
王景想了想,沒有進入眼前這處聚落,而是乘雲而起,向著柔蘭國都所在遁去。
一處聚落說明不了什麼,最大的線索肯定在一國之都這等政治中心,王景作為此界巔峰戰力,對此毫無忌憚。
只要不被那四尊天外陽神盯上,他大可橫行天門。
喜歡初景道君請大家收藏:()初景道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