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第九,孫應,賜進士出身......”
“三甲第一,杜白,賜同進士出身......”
不由感慨一聲:“若是身份不曾暴露,恐怕我也會參加武舉,名列榜單之中,此刻聞名天下,將來還要躋身武聖門牆吧。”
但旋即又是一笑:“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自入九室派以來,道法典籍、兵刃法器,乃至丹藥靈草等都隨我取用。
“短短旬月,我武道根基已然轉化成道門法力,只需再過月餘,我便可嘗試靈魂出竅,得授天賦小神通了。
“哪怕選擇留在雒城,有武聖收我為徒,恐怕進步速度也不如現在可觀。”
念至於此,武常住排除思緒,不再關注外界,復又打坐入定,進入到觀想之中去。
......
上陽宮,乾陽殿。
三甲名次唱畢,諸進士上前行禮,而後由禮部堂官捧榜,用雲盤承榜,黃傘前導,出宮往雒城承天門看榜。
新科進士、文武百官亦隨榜而出。
此時春風駘蕩,雒城百姓傾城縱觀於此,諸科進士各自跨馬,由一甲三人打頭,文武分列,遊街賞玩。
之後,他們還要瓊林赴宴,再去吏部領命職事。
王景與孫應並列而行,後者意氣風發,乃至於有些失態,不禁笑道:
“今朝我等跨馬遊街,乃是一件喜事,據說王兄文采出眾,不若你我各自口占一首絕句,以襄盛舉,請諸位兄臺評點一番如何?”
身旁之人聞言俱都紛紛叫好,拍手稱讚。
王景推辭不過,加之心情也是不錯,於是笑道:“那孫兄先請?”
“我先就我先,”孫應想了想,開口道,“天上高高月桂叢,分明百二十枝風。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
“好詩好詩,”有擅於詩賦者在旁笑道,“我等文科武舉,共一百二十人參與殿試進士及第。孫兄詩作前兩句將此化入其中,以蟾宮折桂為喻,後又寫如今跨馬遊街之盛況,張樂喧宴、極歡作樂,可以說是出口成章了。”
“過獎過獎,”孫應哈哈大笑,而後又看向王景,“王兄,該你了。”
倘若提及登科之後,春風得意的詩作,無詩再比孟東野的那首七絕更為出名,王景也不假思索,直接開口道: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雒城花。”
用語平白,卻是言淺意深,孫應面色一白,眾人也都愣了一愣,而後神態各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微微搖頭,似乎在說“就這?”,亦有人面露慚愧,而後舉止端重了不少。
“王兄好文采!”終於有人開口稱讚,“情與景會、意到言隨,讀來詩人的酣暢淋漓之態躍然眼前。尤其是最後兩句,明快暢達而又別有情韻,有成為千古名句的潛力啊!”
王景聞言笑道:“閣下謬讚了,不知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