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後,從身後的案牘上翻找起來,然後抱著一摞子卷宗和輿圖,上面還用硃筆畫了很多圈。
李巖和苗剛湊上前看了幾眼,竟然真的是兵力佈防圖。
“董知府,你怎會有這些東西?”
“說起來就話長了……”
董白不由得嘆了口氣,然後說道:“萊州府靠海,經常有倭寇出沒,這些倭人很狡猾,專門避開各衛所的駐防,登岸襲擾百姓,而且他們動作很快,來去如風,等衛所出兵去打的時候,人早跑了。”
“為了對付倭寇,本府就將沿海各衛所的佈防情況畫出來,然後再去尋找倭寇可能上岸的地點和路線,這才便可以提前部署暗哨警戒,防患於未然。”
李巖忍不住點點頭,說道:“董知府好手段,既如此……”
他稍稍有些遲疑,但是很快就下定決心,說道:“不瞞董知府,我等帶兵前來,是因為劉澤清、曾化龍意圖謀逆,前來平叛的!”
董白隨後點頭道:“我知道。”
李巖更加詫異,問道:“你如何知道?”
“這麼多兵馬,不是出征,就是平叛,明擺的事嗎這不是?”
“那……為何不能是出征?”
“若出征,你們直接去登州衛便是了,為何到萊州?”
李巖神色凝重地問道:"董知府對劉澤清等人有何看法?"
董白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早該收拾這些蛀蟲了!他們打仗不行,整日裡就知道鑽營取巧,剋扣將士糧餉不說,連陣亡將士的撫卹銀都敢貪墨!"
李巖有些不解,說道:"可近來戰事還算順利......"
"順利個屁!"
董白嗤之以鼻,然後繼續說道:"當年闖賊肆虐中原時,劉澤清縮在城裡連頭都不敢冒,給朝廷上奏說什麼……自己從馬上摔下來受了傷,還從朝廷討要了四十兩銀子的醫藥費,你說說,這是人乾的事?要不是陛下御駕親征打了幾場硬仗,他們連跟在後面撿便宜的資格都沒有!"
他越說越激動,手指重重戳在輿圖上:"後來對外作戰,打朝鮮國那會兒,全靠朝廷部署得當,各路人馬協同配合。等吳三桂退守遼東,趙將軍去旅順口發展水師,陛下把朝鮮殘餘勢力交給劉澤清收拾……"
"可結果呢?打了大半年,連個一支殘軍都收拾不了!就這本事,還好意思剋扣將士們的賣命錢!"
李巖與苗剛對視一眼,兩人都很詫異。
苗剛忍不住問道:"董知府如此瞭解軍情,為何不上奏朝廷?"
董白苦笑搖頭,說道:"本官只是萊州知府,管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如何管得軍營?"
李巖又說道:“現在劉澤清等人謀逆之意很明顯,陛下的意思是速戰速決,董知府可有什麼好的主意?”
董白沉吟片刻,說道:“本府眼見所見兩位帶的兵,精氣神很足,若直接打,肯定能打贏,可問題是,很多將士只是聽命行事,而且大多數人被常年壓榨,若將他們當成叛軍處死,實在有些冤枉了,因此,本府建議,應該以安撫為主。”
李巖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董知府所言極是,只是該如何安撫?"
苗剛隨後說道:"當務之急是鎮壓叛亂,顧不得許多,若不大舉進攻,如何能迅速瓦解叛軍?"
董白依然搖頭,說道:"劉澤清麾下將士早已怨聲載道,不如先派細作混入軍中,散佈朝廷只誅首惡、不問脅從的旨意。待軍心浮動之時,再派一支精銳直取中軍,必能事半功倍。"
李巖和苗剛交換了個眼神,然後說道:"如此甚好,可是,派誰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