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對於鋪設鐵軌,並非單純的反對。
若是換做別人,肯定會認為是扯淡,誰家好人往地上鋪精鐵啊?
鐵多貴啊,而且在大明朝,鐵屬於官營管制,有時候,就算有錢也買不到。
外面到處都在打仗,朝廷極度缺鐵,怎麼可能如此鋪張浪費?
因此,楊廷鑑等人反對這個方案,並非其構造原理有問題,而是鐵太稀缺了。
方以智拿出自己隨身帶的小冊子,翻了翻,然後說道:“陛下,臣曾做過詳細測算。生鐵的價格是一斤五文錢,若是純度更高,價格會向上浮動,按照這個價格計算,鋪設一條長達百里的鐵路,所需鐵料的總成本約為白銀五萬兩,算上石料和枕木,總共也就是六萬兩。”
楊廷鑑搖搖頭,說道:“區區百里就要六萬兩,如此巨大的投入,國庫如何能承受?”
方以智不慌不忙,繼續說道:“雖然鋪設鐵軌的初期投入巨大,但若能成功執行蒸汽機車,其收益將遠超成本。首先,蒸汽機車在鐵軌上行駛,速度可以大幅提升,載重能力也會大大增強。一輛蒸汽機車可以拉載數十輛馬車的貨物,運輸效率遠超傳統馬車。其次,鐵軌的鋪設可以連線各大城市和礦山,形成一條條運輸網路,不僅能夠加快貨物的流通,還能促進各地的經濟發展。”
“通常來說,水運是最便宜的,但水運只限制在運河一帶,其他地方只能用騾車。比如說一車貨物,運送百里之外,大概成本是三十兩銀子,換成蒸汽機車,不僅節省成本,還節省大量時間。”
“我們再以戰事為例,若需要調一萬大軍到前線,還是以百里為例,至少需要五日,路上人吃馬嚼,耗費五千兩白銀,這全都是錢啊!但是換成蒸汽機車,成本驟減為原來的一成,長此以往,這將是多大的利益啊!”
朱由檢心中已經不再震驚,因為麻木了!
他現在想的是,以後科學院的事,自己乾脆就別插手了!
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幹,想搞什麼就搞什麼,國庫大力支援就完了!
我這個皇帝給你們當後勤部長,豈不美哉?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聽到楊廷鑑說道:“你的計算雖然精細,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生鐵的需求量如此巨大,必然會導致價格暴漲。京師周邊的生鐵主要來自薊州、密雲一帶,每年的產量大約是兩百萬斤,就算全部拿來鋪設鐵軌也不過百里,連鋪到天津衛都不夠!”
方以智說道:“本地不夠,那就從外地調,遷安、遵化,甚至宣府,都有鐵礦。”
楊廷鑑再次搖了搖頭,說道:“倘若從外地調運生鐵,運輸成本必然大幅增加,粗算下來,百里鐵軌的造價至少需要十萬兩白銀!”
“不僅如此,生鐵是朝廷管制物資,主要用於製造兵器、盔甲等軍需品。如今戰事頻發,朝廷對生鐵的需求本就極大。若是再抽調大量生鐵用於鋪設鐵軌,恐怕會影響到前線的軍備供應。此事關係重大,不可不慎。”
朱由檢聽到這裡,心中暗暗感嘆,不愧是狀元,考慮事情果然周全!
方以智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小冊子,眉頭緊鎖,顯然沒有考慮到生鐵供應不足和價格波動的問題,沉默片刻後,低聲說道:“楊學士所言極是,是在下考慮不周了。”
楊廷鑑繼續說道:“鋪設鐵軌並非不可行,只是眼下時機還不夠成熟,不宜大規模展開,研究方向還是沒問題的,這段時間加強蒸汽機的研究,等日後戰事平息,民間生鐵供應充足,再大規模鋪開也不遲。”
話說到這份上,就連朱由檢都感覺到,這件事確實需要往後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