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建奴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
當前一人身材魁梧,膀大腰圓,正是有著滿洲巴圖魯之稱的一等男爵鰲拜。
此人曾攻克皮島,五敗遼遠總督洪承疇,先後克錦州、松山,戰功赫赫。
建奴大軍自古北口南下,其實冒著很大的風險。
倘若明軍放棄居庸關,或者調關寧鐵騎回防,古北口易守難攻,將死傷慘重。
可是,居庸關有李自成虎視眈眈,山海關更加是北京城的咽喉,倘若從這兩處關卡抽調兵馬,對於大明而言,無異於飲鴆止渴。
鰲拜早已做好戰死的準備,只要奪下古北口,或者逼迫明軍回防,從戰略上就算成功了一半。
可是,古北口空無一人,原本準備好的激戰並沒有發生。
大軍就這樣安然透過,整個過程出奇的順利。
副將李春趕上來,說道:“鰲統領,此事蹊蹺,卑職建議暫停行軍,先派探馬前去……”
“明軍已經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設防,傳我命令,繼續前進!”
“可是,萬一有詐……”
“有詐又如何?明軍贏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現在巴不得他們出來送死,倒省得一個一個去找了!”
鰲拜屢立戰功,對明軍早就不放在眼裡,除了關寧鐵騎還有點戰鬥力,其他衛所簡直不堪一擊。
李春雖不情願,卻也只得執行命令。
鰲拜心中暗暗冷笑,漢人就是膽小,這個李春若非多爾袞親自委派,連在自己面前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多爾袞和皇太極有一點相似,就是重用漢人。
他們認為漢人最瞭解漢人,也最清楚漢人的弱點。
因此,每一路兵馬的主將身邊,都會配備一名漢人副將。
這個李春原本是寧遠城一名舉人,手無縛雞之力,只因擅長陰謀詭計,被安置在鰲拜身邊。
鰲拜很清楚,李春是多爾袞的眼線,當初皇太極駕崩,多爾袞準備奪權,卻被自己和其他幾名重臣阻攔,擁護六歲的福臨繼位,這些年來,多爾袞一直提防著自己。
不過無所謂了,大清又不是多爾袞一個人說了算,只要攻下大明,自己的身份更進一步,完全可與之抗衡。
當務之急,就是搶佔頭功!
大軍順利透過古北口,繼續南下,進入平原地帶。
鰲拜看著一望無際的農田,心情大好。
這麼多農田,糧食問題解決了。
只需就得搶掠,甚至可以省去運糧的……
等一下,好想哪裡不對勁!
他揉了揉眼睛,問道:“李春,我問你,現在是什麼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