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笑著不以為意,知道這事急不來,安撫道:“無妨的,你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前幾日糧草的事情就查的很不錯。”前幾日武燕從幾個換糧農夫的口中探聽到,本應該被徵用的糧草卻並未運走,如今都還堆積在一處糧倉內都已經發黴長蟲了。這幾位農夫就是被徵去看守糧倉的,因為害怕上面發現怪罪,就拿了發黴的新糧到各個小鋪換一些乾燥的陳糧應付上官檢查。
當時武燕就覺察出其中定有貓膩,便將其報給了顧晨。
顧晨可知道那大司農上奏水運的第二日就應該將這些徵用的糧草統統裝船運走了才是。不由好奇這些堆積在糧倉內的糧草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便讓武燕几個去細細查探。
“如今洛邑城裡徵收的大半糧草都被大司農囤積在了城外,此事非同小可。我們既然身在洛邑,那就都是局中人,所以我才讓你們去細細查探。”這大司農也是李淳那一派的人,想到那個偷偷回都的大世子,顧晨皺著眉頭。他手中的力量畢竟太小,難以應對,就算知道了一些內情但也無法抓牢這轉瞬即逝的先機,所以才想出來一招驅虎吞狼之策,讓安幼魚丟了根竹簡在林行單桌上。畢竟倒是如果真的戰事起,糧草未能及時運到,身為大將軍的林仲文不說有戰敗身死的危險,也難逃其咎。而林行道又與二世子關係匪淺,借他的力氣去對付那個偷偷回京的大世子,在好不過了。
“快了,我感覺不出今夜孝行就能看到一出好戲了。”他今夜也是心事重重難以入眠,就來鋪子等候訊息,也為能第一時間安排佈置做準備。
“大人是說李淳府上?”
顧晨點點頭,心想大世子與李淳的關係不是秘密,林行道也不是傻子,若說大世子要藏在洛邑何處最穩妥,非李府不可……
李淳今夜回來較晚,偌大的街上只有他一隊官轎和護衛行走。坐在轎子上,他挑開簾子,看著寂靜無人的大街,滿意地點點頭。宵禁令是他授意有刑司上策的,本就是王不在都城為防生亂的老規矩。只不過他這麼急忙地上策可還有自己的一點小心思。
“三天,在等三天。”放下簾子,李淳默默唸叨,這位半百的老人,目光裡神采奕奕,正在這時轎子突然停了下來。
他一時沒坐住,還差點顛簸摔了出來,不由大怒:“毛毛躁躁,做什麼呢!”
等他探出頭來,發現轎子前攔住了一個府裡的下人,氣喘吁吁地喊道:“大人不好了,府裡來了刺客!”
傳話的是府裡的手下,李淳一想自己又不在家,來刺客便來刺客了,慌什麼,於是端坐回轎子裡,聲音透過簾子慢而不急地傳了出來:“慌什麼,拿住刺客便是。”
同行的老管家見轉,忽然想起一事來,急忙湊近轎簾提醒了一句:“可是老爺,那一位還……”
老管家的話真是一語驚醒李淳,話還沒說完,他就大驚道:“快!快些回府!”催著這些轎伕護衛又是一陣緊趕慢趕。
只是等他趕回府裡,那群刺客已經盡數被打殺,屍首被整整齊齊地擺在了院子裡。
李淳連看都沒顧得上看,幾乎是跌撞地衝進姬丹房裡的。
一進屋就看見坐在案前看書的姬丹,急急忙忙奔過去關切道:“殿下可傷著了?”
姬丹放下手中的書,笑道:“無事,有高彥在,旁人傷不到我。”他口中的高彥就是那位矮個劍客,此刻正坐在一旁,低著頭手拿白布仔細地擦拭劍身上沾染的血跡,就連姬丹提到他的名字也沒反應。
李淳仔細打量了一番,見他確實無礙,才鬆了一口氣,小聲說道:“怎麼會無緣無故來了刺客。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也不由懷疑道:“莫非殿下回都之事暴露了?”
姬丹搖搖頭:“我回都之事只有少數幾人知道,就連母親那我也安排了替身對付那些眼線。”他話說一半,盯著李淳的眼睛聲音低沉道:“除非是你府上出了問題。”
“絕對不可能!”李淳想也沒想連忙堅定道:“那日的馬伕我已經處理了,府裡只有一位體己的老管家負責照顧殿下,他不可能背叛我。剩下的其他人都只知道府上來了位遠房親戚,也都不認識殿下你。”
姬丹這個大世子從小就在王宮之中,與他那兩個弟弟不同,甚少出宮露面,所以要說這些下人們都是隻知其名不知其貌,更不可能認出他來。
李淳思來想去也沒個懷疑的物件,這時老管家在外敲門說道:“老爺,是徐四。”
喜歡四顧首請大家收藏:()四顧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