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京報又出現一條引爆整個京城的頭條。
頭條寫著:“沈夜昨夜再度斬殺一個東林黨惡官。”
隨後是沈夜羅列的王野罪名,寫的非常之仔細。
“去年八月十五日,王野將東郊城外李家的閨女李秀秀,賣給了花滿樓,這是拐賣罪。”
“去年十月初一,王野姦汙了南城區趙家的孫女趙美美,這是姦汙罪。”
“……”
“去年十二月,王野玩死了花滿樓的一個外來女子,此女子名叫方曉茗,這是殺人罪。”
一個頭條,後面跟隨著五十多條罪名,每一條都寫的非常詳實,也非常駭人,佔據了京報首頁足足二分之一的版面。
這頭條一出,京城的人,不論是讀書人,尋常百姓,還是武道中人,均是議論紛紛。
“沒想到,這沈夜真是不怕死,居然又殺了一個東林黨人!”
“嘿,這王野本來就是一個壞官,平日仗著是東林黨人,大家不敢舉報他,如今有人殺他,倒是為民除害了!”
“是啊,沈夜所羅列的那些罪名,雖然暫時還沒有證實,但應該不難,既然寫的那麼詳細,只要去查一查,便都能知曉了。”
“可不是嗎?之前沈夜斬殺那孫治後,可是足足羅列了上百條罪名,皇上不是說了嗎,只要查出一條不實,就會斬殺沈夜,但這些天過去了,那些忙活的東林黨人,愣是一點水花都掀不起來,這說明什麼?”
“嘿,這當然是說明沈夜說的都沒有錯了!”
“倘若沒有錯,那還真是喪盡天良啊,那孫治做了這麼多惡事,算是死有餘辜了!”
大家議論的風向,很快便是朝著沈夜傾斜而去,大家都覺得沈夜做得好,做得對,殺得也是大快人心。
偏偏這時,有魏黨中人,故意將話題引向了東林黨。
“沈夜連續殺了兩次人,每次都是東林黨人,結合他之前所說的,東林黨人偷稅漏稅,幹盡壞事,損害國家根基,乃國之倉鼠,現在一看,倒是有幾分道理啊!”
“是啊!這東林黨出現這麼多惡人,越看越不是好東西了……”
“很明顯,東林黨人,就是沈夜所說的那樣,乃國之倉鼠,反倒是魏黨,雖然權勢很大,但起碼做了利國利民之事,這才是忠臣啊!”
議論的風向很快從沈夜這裡跳了出來,開始拿東林黨和魏黨開始比較了,自然,魏黨的聲勢力壓了東林黨一頭。
……
當京城之人,均是在對東林黨指指點點時,東林黨除了憤怒,就是忐忑了。
東林黨中,除了那幾個巨頭,以及那幾個大官,還有很多官職不大,境界不高,實實在在會懼怕沈夜的人。
這些人,平日憑藉著東林黨的聲勢,幹了很多壞事,眼下,沈夜專殺貪官、惡人,他們怎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