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方才的反應,其實讓朱攸寧心裡很不好受。
不過父親的態度還是讓她心裡舒服了不少。
“爹放心,我明兒好生與縣主解釋清楚,誠心道歉,這一次也是權宜之計,實在沒辦法的辦法,相信縣主會理解的,至於她若不原諒,不論有什麼做法,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反正往後朱家再有什麼事,我可要小心一點了。”
朱華廷嘆息著點頭。
朱家人總是能重新整理他的認知,總是在提醒他他的頭腦有多簡單。如果這次的事是被他攤上,他是斷然想不出這樣解決辦法的,說不定這時已經被推出去頂罪了。
作為父母,沒能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甚至沒有女兒這般靈活的頭腦,攤上事兒了還衝著女兒發脾氣,這著實是不應該。
朱華廷打定主意,白石那邊他一定要好生勸一勸,往後可不能在讓她那般傷了孩子的心。
李拓北這廂想了想,正色道:“不打緊,明兒我陪著你去,你們不是約在小王茶館嗎?我也去那裡吃茶,若是她罵你幾句洩憤,我就不出來。她若是想對你不利,我就幫你揍她。”
朱攸寧聽的又是好笑又是感動,“那可是皇親國戚,你也敢動手打?”
李拓北辯駁的話就在嘴邊,到底也沒說出口,轉而道:“渭南王一家過的艱難的很,想來安和縣主也是有所圖才會來到富陽,也不知這次渭南王世子有沒有同來。
“不過他們沒有渭南王撐腰,行事素來謹慎,此番事既已過去,他們應該也會想息事寧人。”
朱攸寧問:“北哥,你才剛說渭南王還有一位世子?”
“是啊。”李拓北就將他知道的渭南王家事,包括渭南王是如何被韃靼公主看中,如何被迫留在韃靼十年,娶了平妻繁衍子嗣,如何十年來對家裡不管不顧,就那麼留在了韃靼“和親”的事都告訴了朱攸寧。
李拓北的話三言兩語就說完了,可是這訊息對於朱攸寧來說還是覺得太過驚訝。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那渭南王之後就真的沒再回國?”
“果真沒回,渭南王世子與安和縣主是一對龍鳳胎,郡王妃也是出身書香門第,溫婉謙和的一個人。如此美好的家庭,卻被和親給毀了,如今估計世子和縣主站在渭南王跟前,渭南王都不認得自己孩子。”
朱華廷對此事也有耳聞,聞言不由唏噓的搖了搖頭。
朱攸寧沉吟起來。
突然出現的安和縣主,到底與程家和薔薇是什麼關係?若無薔薇影響,朱攸寧想不到任何理由能讓渭南王的家的女兒無緣無故的來到富陽。
照李拓北的說法,渭南王家眷應該過的很苦。許是薔薇或者程家許了他們什麼利益。
他們被許了什麼呢?
若她站在那個角度,她希望得到的是什麼?
朱攸寧想了片刻,心裡大約有了猜測。
父親被迫在韃靼十年,作為子女,應該是希望父親能偶名正言順的回國吧。若她是安和縣主,她也會這樣想。
李拓北見朱家無事,便起身告辭,“明兒還上學,我先回去了。”
朱華廷與朱攸寧送李拓北出去,連連道謝。李拓北被謝的不自在,笑道:“再道謝可就是外道了。都是自己人,舉手之勞的事,不當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