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午飯,段鴻軒足足準備了十隻烤鴨,最終被大家解決了八隻半,可見這幫傢伙的戰鬥力,但同時也說明,這幫沒吃過正宗京城烤鴨的港島人,對烤鴨還是很喜歡的。
沒見林家的幾個孩子吃的最多,也最過癮嗎。
而且林經理兩口子和馮助理夫婦對烤鴨也讚不絕口。
婁小娥見大家對烤鴨如此歡迎,甚至都生出譚家酒樓是不是應該把烤鴨也加到菜譜上的念頭。
婁小娥想到就立馬向兩個舅媽提出她的想法,兩個舅媽聽了,想想剛才吃的烤鴨,再看看在座的眾人對烤鴨的歡迎程度,心中也有點心動。
段鴻軒見狀搖搖頭開口道:“我不建議這麼做!”
“為什麼?”婁小娥不滿地瞪著段鴻軒,段鴻軒要是不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哼哼!
兩個舅媽也不解地看著段鴻軒,林經理也不解地問了一句:“段先生,我覺得烤鴨很不錯!
在港島還沒有這麼正宗的烤鴨,譚記酒樓要是把烤鴨加上,肯定受歡迎,生意也能好上一大截!”
段鴻軒笑了笑解釋道:“正宗的烤鴨只要推出一定會受歡迎,這肯定沒錯。
可是譚記酒樓是做什麼的?打出的口號就是正宗的譚家菜,和烤鴨根本就是兩碼事,譚家菜要是加上一個烤鴨,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雖說短時間內確實會提升譚記酒樓的營業額,可從長遠來看,不利於譚記酒樓正宗譚家菜這個招牌!
因此我覺得還是利大於弊!
而且如果要大規模推出烤鴨,首先就得有品質上好的鴨子來源,其次還得有大量果木供應。
最後,還必須要有手藝嫻熟的烤鴨師傅。
這三者無論缺了哪一個環節,最終做出的烤鴨都要差點意思!”
眾人一聽想了想,也覺得段鴻軒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
無論是鴨子來源還是大量的果木,在港島這個地方多少都有點困難,至於烤鴨師傅倒好說,雖說暫時也有點困難,可只要願意掏錢,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肯定能培養出譚記酒樓自己的烤鴨師傅。
可大量的鴨子和大量的果木就麻煩了,弄不好就得從內地進口,可以當前的情形來看,似乎有點不太現實。
婁小娥聽完也洩了氣,兩個舅媽想想也覺得這幾個問題似乎一時半會兒還真解決不了。
就聽段鴻軒接著道:“其實現在先不急,舅舅現在先用心經營好譚記酒樓,對衛生食材等等各個方面都進行嚴格把關,如果哪天哪些食材出點小問題,可用可不用的,哪怕虧本都堅決不用,慢慢的打出譚記酒樓的名聲,打響招牌!
透過幾年的時間,在富人階層樹立起譚記酒樓高品質的名聲。
舅媽,我建議,在這幾年當中,一邊樹立譚記酒樓的名聲和招牌,譚家一邊可以在鄉下找片地,找人養殖高品質的鴨子,尋找果木的來源,同時尋找合培養烤鴨師傅。
等時機成熟,可以成立一個譚記餐飲公司。
對了,我建議找機會把譚記酒樓的招牌改了,就改成譚家菜,讓大家知道這就是正宗的譚家菜。
以後成立譚記餐飲,譚家菜是一個牌子,再搞一個譚家烤鴨的牌子。
譚家菜要搞一個規模裝修服務都上檔次的港島總店,等培養出合適的廚師,再慢慢在港島的不同的地段開譚家菜的分店。
以後譚記烤鴨也同樣,除了一個總店,還可以慢慢開分店。
而且不光是港島,在東南亞很多國家也有大量的華人華商,等時機成熟可以把分店開到國外開到東南亞去。
甚至你們願意的話,等譚家菜和譚記烤鴨的分店開滿港島,譚記餐飲完全可以申請上市嗎!”
“嘶!”
好傢伙,段鴻軒這番話,眾人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越想越覺得可行。
兩個舅媽和婁小娥驚訝地張著大嘴,把譚家菜上市她們以前可從來沒想過,別說他們整個譚家就沒人想過一個譚家菜能成為上市公司。
在他們看來,譚家菜現在酒樓的生意已經相當不錯了,就這麼經營下去,光這一個酒樓就足夠譚家過上富裕生活了。
而且經營酒樓有個最大的好處,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現金,有了這麼龐大的現金,譚家以後可以找機會投資或者經營其他生意,慢慢把譚家的生意做大。
可按照段鴻軒剛才的這番規劃,譚家菜開分店,再加上譚記烤鴨,把這兩樣做好了,光是做餐飲就能做出一個上市公司,真要這樣的話,這可比他們譚家把錢投資其他生意穩妥。
因為譚家畢竟是譚家菜的傳人,從譚老爺子一直到譚文光都是做餐飲的,最熟悉的也是餐飲這個行業,對其他行業就不那麼熟悉。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做自己不熟悉的行業,貿然進入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到時候虧錢就是個大機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