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和你接觸這麼幾個月,技術的重要性我可太知道了,我們軋鋼廠能有今天,包括能有以後美好的發展前景,哪樣都離不開你這個技術天才的技術!
所以,鴻軒,只要我當一天廠長,對廠裡的技術人才,我保證把他們照顧的好好的,也一定在軋鋼廠把重視技術的風氣好好的帶起來!”
段鴻軒滿意地點點頭,想了想道:“楊叔,我不知道你對他們住處是怎麼安排的,不過我有個建議,廠裡最好能找一片集中在一塊兒,條件比較好比較大的幾個四合院,讓研究所的這些技術人員都集中住在一起,這樣,他們下了班回到家互相串個門,或者在院裡乘著涼都能繼續討論討論技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廠長一聽,抬頭看了看林主任,林主任皺了皺眉,為難道:“屬於咱們軋鋼廠職工住的四合院,好多街道好多衚衕都是成片的,集中在一塊的幾個四合院倒是好找。
可這些地方已經都住上人了,要照著鴻軒說的這樣安排的話,恐怕需要做一些調整,這可得有幾十戶人家要互相搬家,還得給他們做動員工作,這恐怕有點難度!
鴻軒,你為什麼要讓他們集中住在一起啊?”
楊廠長也疑惑地看著段鴻軒,段鴻軒心想,我是為了以後能很好的保護這些人,可這話沒法說啊,只好道:“這些搞技術的,有點不通人情世故,這點楊叔和林主任你們應該也見識過了!”
倆人點點頭,看著段鴻軒,段鴻軒繼續道:“而且這些技術人才可都是知識分子,生活認知和生活習慣上,和普通沒文化的職工們應該有些差別,讓他們和普通職工住在一個院,大家平時生活中關注和在乎的事差別比較大,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的!
生活裡心情不好,難免會影響工作!
如果讓這些技術人才都住在一起,平時他們回到家有共同語言,也能很好的互相交流,不但能避免他們和普通職工的矛盾,更能有利於他們的技術交流,他們下了班沒事了,還能在一塊坐著聊聊技術,這不是對軋鋼廠也好嘛!”
楊廠長和林主任一聽,覺得段鴻軒說的倒也有誰的道理,這些技術人才可都是知識分子,文化程度上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各自在生活習慣上的不同,要是和那些普通的沒什麼文化的職工住在一起,恐怕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的!
倆人認同地點點頭,林主任道:“那行,這事兒就聽鴻軒你的,我儘快安排!”
段鴻軒建議道:“林主任,其實啊,讓職工們搬家置換房子,廠裡可以拿點米麵糧油什麼的作為獎勵或者補償!
而且搬家的時候,林主任可以組織廠裡保衛科的人幫忙,廠裡再調幾輛卡車,畢竟這也算是廠裡的公事,我想這樣一來,恐怕基本上沒人會拒絕吧?”
林主任眼一亮:“哎!你這主意不錯!謝謝鴻軒!
哈哈,這下就輕鬆多了,你放心,有你出的這個主意,不出一個禮拜,我就能把這事辦好!”
接下來,楊廠長又問了問段鴻軒,對這個新設立的研究所一些主要領導的人選有什麼建議,段鴻軒沒有自大到隨便插手軋鋼廠的領導人選,沒給具體的人事建議,只是告訴楊廠長,研究所的領導,最好是能懂點技術,哪怕不太懂技術,底線也必須對技術人才非常重視才行!
而且研究所的領導一定要記住一點,他們這些領導主要的工作並不是管理和領導這些技術人員的,而應該是幫研究所的技術人員解決困難、做好後勤工作,能讓這些技術人員全身心投入到技術研究工作中去,也是作為廠裡和這些技術人員溝通的一個橋樑,絕對不能在這些技術人員跟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領導的架子!
並且段鴻軒還建議,這個研究所的大樓裡應該設一個專門的保衛小組,晚上也應該有人值班,是為了保證研究所的各種技術資料和裝置的安全!
楊廠長和林主任倆人對段鴻軒講的這些深感認同,大家又聊了一會兒,楊廠長就問段鴻軒,現在小的轉爐已經建好了,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建設大的轉爐。
段鴻軒回應道:“這事恐怕還得再等等,得等部裡組織學習的人來了,廠裡才能開始建設大轉爐,讓這些來跟著學習的人,從頭到尾參與整個轉爐的建設過程,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楊廠長點頭認可,然後又忍不住問段鴻軒關於特種鋼材和工業母機的事兒!
看著楊廠長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段鴻軒好笑道:“楊叔,明天我就給你一份特種鋼的配方,技術科不正好被你挖來兩個冶煉專家嗎,就交給他們,讓他們帶著技術科原來的那幫人研究研究,然後用那個小轉爐可以先試試!
至於工業母機的事兒,這可由不得我決定,也由不得你來決定,得看呂部長這邊什麼時候安排好了才行!”
楊廠長一聽興奮道:“行,行,行!工業母機的事咱們先不提,等老領導安排!
特種鋼材,你的意思你已經研究出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