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買過二手東西,就沒留意過信託商店,得找人打聽打聽。
這一打聽才知道,不同的信託商店主營範圍還不一樣。
要是想買二手腳踏車以及相關的配件,還有縫紉機什麼的,那就得去北新橋。
要是想買二手的傢俱,那得跑東華門去。
段鴻軒想買二手相機和文方四寶,那就得奔著東四去。
一路打聽著,找到了東四的信託商店。
進了商店,段鴻軒不急著買東西,先在各個櫃檯之間大致轉了一圈,可算是開了眼了。
各種東西琳琅滿目,而且種類繁多。
就說首飾,有黃金的,玉製的,還有珍珠項鍊。
衣服甚至還看到有旗袍,貂皮坎肩兒,羊皮大衣等。
其他的如懷錶、腕錶、座鐘,各種品牌的相機,大大小小,各式各樣收音機,茶具,碗碟等等。
而在賣文房四寶的櫃檯裡,打眼一看基本上都是些有年頭的東西。
除了筆墨紙硯,甚至有宋明清各代的文人字畫,看得段鴻軒暗暗唏噓。
信託商店裡賣的東西都是出自私人之手,沒有公家的。
如果不是家裡困難,誰願意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賣呢?而且種類數量非常多,這還只是東四這一個信託商店。
那麼國家現在最缺什麼呢?外匯,技術以及思路。
段鴻軒沒敢再往下多想,僅僅是這些,就已經讓他產生了一種緊迫感,恨不得立馬能做些什麼。
可再看看現在自己的年齡以及所處的環境,圖之奈何!
實在是沒心思在看什麼其他東西了,隨便挑了一臺八成新的相機和筆墨紙硯等,段鴻軒出了信託商店,騎上腳踏車就回家了。
回到家裡,看了看雨水還沒回來。
段鴻軒放好東西,然後慢慢的泡著茶,讓自己先冷靜下來。
品了一會兒茶,心緒寧靜下來之後,段鴻軒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後世國家怎麼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的呢?現在這些都不具備。
那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不見得。現在勞動力成本非常低,有很多東西實際上是可以出口創匯的,只是沒有渠道和思路。
怎麼能創出一條渠道呢?現在看來,唯一的出路仍舊是港城。
找個自己人在港城設立一間貿有限公司,然後設計出一些容易製作且精巧的小玩意兒,並且比較能受西方歡迎的,可以由貿易公司委託給國內生產。
以段鴻軒來自後世的眼光看來,很多東西只是設計思路上的問題,生產起來很容易。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竹編制品在國內能找到大量的人手來製造,關鍵是你要設計的精巧,讓人看著很新奇,喜歡,而且還實用。
只要滿足以上幾點,就可以出口到歐美一些國家,賺取大量外匯。
我編一個精巧的竹籃子,在國內市場上,賣價可能也就一兩毛錢,甚至還不到!
可只要開啟歐美的渠道,我就可以賣到幾美元,這中間的利潤可就太大了。
關鍵是你這個竹籃子設計要巧妙,讓人一看就很驚喜,立馬心生喜歡,買回去還實用,漂亮,自然就有市場。
而關於設計這一塊,有系統的存在,段鴻軒是根本不發愁的。
那現在關鍵就是港城的貿易公司。只要這一塊解決了,其他的就很簡單。
一家港城的貿易公司給國內下訂單,而且是以外匯給你結賬。
一個國內毛把錢的竹編制品,我兩三美元一個跟你結賬,國家肯定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