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夏科院。
上午時分,暖烘烘的太陽正在融化著地面上的雪跡。
院長辦公室內。
一陣陣翻動書頁的聲音與鍵盤敲擊聲不斷傳來,張予理和鄭立行埋頭處理著面前如同‘小山包’一般堆砌的檔案。
哪怕他們兩人清晨六點就已經來到辦公室,直到如今都過去了四個多小時,但是也沒見厚度消退多少。
如今年尾將至,兩人肩上的任務也重了不少。
算上‘長城守望組織’有關的事務,即便相關部門進行輔佐,但是決策依舊是需要他們進行下達,各種與之相關的專案都需要兩人時刻關注。
並且單單是夏科院年底各種科研任務的匯總,也要消耗兩人極大的精力。
下面的每個科研所,每個科研單位乃至於間接歸屬於夏科院管理的部門,在進行申報大額經費也好,亦或者明年的科研任務也罷,也是張予理等人的分內之事。
而且10年那可是一個關鍵節點,這可是關係到大夏未來的強盛,乃至於能夠反超鷹醬的關鍵時機,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懈怠一分。
擺在他們桌面上的檔案,那也是一個個重大的科研專案。
【核磁共振掃描器2010年研發進度預算.原位高精密電子顯微鏡2010應用與製造預算案】
【.】
正當兩人處理著這一份份檔案時。
“對了。”鄭立行似乎想到了什麼,看向旁邊的張予理:“老李那邊讓我們跟上頭求求情!”
“他們工廠第一季度只能交付1000架次的‘軍用版蠍式’.剩餘的兩千架在三季度之前才能陸續交付完畢。”
鄭立行看著手中傳來的資訊,不禁好笑道:“這老李,確實被老孔給逼急眼了。”
他可是聽說在孔建民離開以後,李雲山已經泡在車間裡兩三天時間了,吃飯睡覺都不會離開732軍工廠,就是想要最快速度把生產線擴充完畢。
然而就算是他如此努力,半年內依舊生產不了三千架之多的數量,無法滿足總裝部鵝需求。
而是隻能夠做到一季度交付一千架,剩餘兩千架半年內陸續交付,這估計已經是極限了。
“畢竟他也難辦.外貿的訂單也拖不得。”張予理抬起來頭,微微搖了搖頭:“一季度能生產一千架,我估計都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軍用版蠍式遠端轟炸機’無論是效能上,還是製造難度上都更高,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大規模批次化生產。
如果只是這一點倒是不至於讓李雲山如此頭疼,但是外貿軍火訂單那也是片刻延誤不得,必須要按時按量進行交付,
一是,因為這兩三百億美金的外貿訂單,能讓整個大夏的軍工體系狠狠吃上一口肥肉。
區區這麼一筆大訂單能夠讓大夏足足賺上百億美金的利潤,這都能造多少艘驅逐艦甚至航母了?
這要是眼睜睜的放過這些錢的話,估計軍工委那邊能直接瘋了。
更關鍵的是,這可是擴大市場份額的好機會。
第一次合作務必要給全世界的買家留下好印象,本來就排單好幾年進行交付了,這還要拖延下去的話。
之後還怎麼和鷹醬搶佔市場份額?甚至大毛、法蘭西等國也是虎視眈眈這口肥肉,研發不了‘蠍式遠端轟炸機’這種高新科技,大不了弄一些低端替代品來糊弄,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他們的產線不足想要生產更多都不可能。”鄭立行嘆了一口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並不是原材料不足,亦或者是李雲山不願意加工加點生產,而是生產線無法滿足需求這種客觀條件。
外貿訂單也不能夠鬆懈,但總裝部下達的命令你也不能夠不遵守,夾在中間的李雲山左右為難。
念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