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晚間電視。
電視螢幕上,一個頭盔和藍色背心上都刻印著‘‘PRESS’’的瘦弱女子,正拿著話筒站在一片廢墟前進行著採訪。
當然,與其說是這是一次採訪,不如說是一個位於戰場中拍攝的長影片,持續的時間更是整整五分鐘。
畢竟加沙早已經被切斷了所有網路通訊,哪怕使用衛星通訊也無法保證能夠訊號暢通,唯有進行提前拍攝才能夠傳回國內。
“加沙那邊情況如何?”主持人聲音沉穩的詢問道。
“各位觀眾好,我叫葉瑩,為你發來前方報道。”葉瑩臉上帶著一些傷痕,似乎來自於躲避時不小心的擦傷。
“昨日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當局發生劇烈衝突,初步預估此次傷亡人數達到一千人以上”
“巴勒斯坦向以色列特拉維夫發射超過三千枚火箭彈.”
開頭是來自於一些粗略的資訊播報,主要是介紹這次戰爭發生的規模與傷亡情況等等。
首先。
自然是很多觀眾最為關心的問題,那便是為什麼巴勒斯坦會去挑起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難道不是友好相處的國家?
這一點,在鏡頭前得到了解答。
只看見,葉瑩她只是拿著攝像機,對著周圍的景色拍攝了一番。
周遭皆是一片,方圓幾百米內甚至找不到一個完好的建築物,各種鮮血橫流,四處全是被炸飛的傢俱甚至是屍體。
‘滿目瘡痍。’
許多觀眾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便是這個,這裡竟然是一個國家?
葉瑩拿著攝像機,一邊行走一邊拍攝道:“在加沙,每天會遭受以.色列數以百計的攻擊,每時每刻都有人在死亡。”
“並且對這個地區實施了斷網、斷電、斷水、斷糧等政策,打擊範圍呈現擴大化。”
“這也導致了巴勒斯坦人的反抗愈加強烈,使得衝突衝突進一步升級。”
“這也並非雙方第一次出現武力衝突,數次中東戰爭的根源便是巴以雙方的領土擱置問題”
“而如今巴勒斯坦擁有的實際掌控面積,僅剩當前最後的加沙地帶,同樣正以驚人的速度被以方蠶食著。”
“.”
葉瑩用十分簡短的語言,便為大夏的觀眾們解釋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許多大夏人第一次認識到,原來巴以衝突的真相竟然是這樣子?
之前一直流傳的說法可是所謂的,巴勒斯坦人‘不知好歹’的去攻擊一直‘善於幫助他人’的鄰居以色列。
結果,一直捱打的是巴勒斯坦人,遭到慘烈屠殺的,同樣也是巴勒斯坦人!
看著那誇張的傷亡人數,往往是巴勒斯坦這邊需要死亡超過數千人,才能換取以色列才僅僅死去幾個人,這簡直就是一場非人道的‘屠殺’。
特別是當所有人看見,那一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到如今的領土變化。
巴勒斯坦的面積從原本各自佔據一半,直到如今實控面積僅剩下加沙地帶那芝麻粒大小的形狀,並且每隔一年就要被以.色列吞食掉一點。
所有人看到這裡倒吸一口冷氣:“這哪是什麼‘善良’的鄰居啊.這分明就是一頭豺狼虎豹!”
“這是連別人整個國家都要被蠶食掉啊?”
誰家想要這種鄰居?直接把自己家的房子都鳩佔鵲巢,還恬不知恥的宣傳自己才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