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碼頭。
雖然是夜晚。
老符頭開的船不算慢。
這片海域很熟悉,而且風平浪靜,天氣非常不錯,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作業的漁船。
海面上。
燈光點點。
天空中。
明月高懸。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十八九的月亮,也是不逞多讓。
猶如白玉盤。
掛在天空,落在海上。
吳安無所事事,靠著船邊看天看海。
阿青和梅武沒閒著,忙著給延繩釣掛餌料,等到了目標海域,直接扔海里就行了,這一趟,沒準備粘網。
或者說,吳安基本上打算放棄粘網作業了。
為啥。
粘網作業對於魚獲的傷害太大了,魚撞在粘網上,不會立刻死去,而是會劇烈掙扎,死了還好,不死的,等他們拉上來,粘網已經對魚身造成了嚴重破壞。
大部分粘網拉上來的漁獲,品相都不會太好。
其次。
收拾起來太麻煩了。
尋常的漁民,下個千米粘網,能搞個幾千塊錢的漁獲已經算是很好了,他下個粘網,是幾萬的漁獲拉上來。
想想收拾起來的難度,那是呈幾何的增加。
他們船上就這麼幾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不得不承認。
粘網收穫是不錯,可價效比不算高。
所以,在和老符他們商量後,吳安決定還是以延繩釣和地籠為主,延繩釣雖然掛餌料比較費勁,還增加了餌料的成本,可拉上來的魚,成活率高不說,而且品相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損壞。
魚死輕於鴻毛。
但要是能賣出高價錢,也不枉魚的此生。
吳安對魚兒的考慮,多少還是有的。
魚兒要是知道,估計會謝謝吳安,還要帶上八輩祖宗。
阿青喊道:“哥,別偷懶了,來幫忙。”
吳安“哎”了一聲,過去幫著一起掛餌料:“我不是在偷懶,我是在思考。”
阿青問道:“思考什麼?”
吳安惱羞成怒:“要你管啊!”
梅武嘿嘿笑:“思考怎麼偷懶呢。”
吳安:“草(一種單純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