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在離岸數十丈處,湧出一湖紅水,金光罩處,其平若鏡。
葉笙靜氣凝神一聽,仍隱隱聽見紅壑底下的妖鯀喘聲,和往日一樣,才知道並未被它逃遁。
………………
到了第五天的正午,葉笙估量妖鯀暫時不會再出來作怪,便在岩石上坐定,但依然猜不透那千百個金星的作用。
到了這日晚間,湖中並無動靜。
葉笙仍是隻管沉思,忽然想起經典古籍《蜀山劍俠傳》中,有類似的情節。裡面提到,湖中曾有封鎖禹鼎的大禹神符,屆時必定被妖物毀壞……
照此看來,那金星想必是大禹神符妙用了。
妖鯀雖能參透玄機,將鼎上形相放出,但要去掉那神符,卻無此法力,所以才假手葉笙的飛劍,想要將靈符毀去。
如果所料不差,那最長大的狼首雙翼妖物,定是禹鼎的紐,靈符關鍵也必在紐上。
據葉笙估算,妖鯀此時運用禹鼎,還難隨意施為,尚須加一番功候。今日或者不出,明後兩日,必然是重要關頭。
他能否收服禹鼎和妖鯀,就看明後兩日了。
………………
直到第二日下午申酉之交,葉笙正在凝神觀察,忽然聽得湖底樂聲發動,八音齊奏,聲如鸞鳳和鳴,鏗鏘娛耳。
他將手一指,飛劍光層越發緊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湖底樂聲,也越來越盛,緊一陣,緩一陣,時如流鶯囀弄,時如虎嘯龍吟,只管奏個不休。卻不見妖物出現,湖水始終靜蕩蕩的。
到了亥時將近,樂聲忽止,狂風大作。
“轟”的一聲,三根粗約半畝方圓的水柱,倏地直衝起來,矗立湖心煙霞之中,距上面光層三尺上下停住,裡外通紅透明,晶光瑩徹,也無別的舉動。
葉笙定神望著,防備妖鯀遁逃。
一交子初,那根紅晶水柱,忽然自動疾轉起來,映著四圍霞彩,照眼生纈,那水卻一絲也不灑出。
湖底樂聲又作,這次變成金鼓之音,恍如千軍萬馬,從上下四方殺來一般,驚天動地,聲勢駭人。
樂聲奏到疾處,忽又戛然一聲停住。
那根水柱倏地粉碎分裂,光影裡宛似飄落了一片紅雨,霞光映成五彩,奇麗無儔。
水落湖底煙霧之中,竟如雪花墜地,不聞有聲。
只見煙霧中火花飛濺,慢騰騰的衝起一個妖物。
這東西生得人首獅面,魚背熊身,有著三條粗若樹幹的短腿,兩條後腿朝下,人立而行,一條前腿卻生在胸前。
從頭到腿,高有三丈。頭上亂髮紛披,將臉全部遮沒。兩耳形如盤虯,一邊盤著一條小蛇,紅信吞吐,如噴火絲。
它才一上來,便用一隻前爪指著葉笙怪叫,啾聲格磔,似人言又不似人言。
葉笙運轉六通神術,聽出它口中用意,大喝道:“無知妖孽!誰信你一派胡言?你若仍似以前深藏壑底,原可不伏天誅。你卻妄思蠢動,想逃出去,為禍生靈。
現在你求我準你行雲歸海,不以滴水傷人,誰能信你?要放你入海也不難,你只需將禹鼎獻出,用你的那粒內丹為質。果真入海以後,你不傷一人,我便應允。
否則,今天我已設下天羅地網,休說你要逃出去作惡,連想似以前在壑底潛伏都不能夠。”
妖鯀聞言,從蓬若亂茅的紅髮中,圓睜著飯碗大小的一對碧眼,血盆大口中獠牙亂錯,望望頭上,又瞪視著葉笙,好似忿怒異常,恨不得把葉笙嚼成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