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紫青雙劍的罡煞之氣未消,本身具有靈性,雖有兩件至寶鎮壓,仍恐藏在地底不能安分,特意就著原來山腹,開出兩條劍路和一個大洞。
外加仙法阻隔,使其常年在內追逐擊刺,互相惡鬥,等把所有禁制攻破,由上洞劍路自行歸巢的時候,罡煞之氣減去大半,劍主人也該尋來。
休看此時雙劍懸空不動,伸手可取,此是照例惡鬥之後,當日又殺了一個妖人,火性剛過,稍微寧息。如果冒失上前,伸手一握劍柄,立時便招殺身之禍。
必須把上面的三種符籙記熟,按著太清仙法,把本身真氣凝鍊歸一,記準符訣,手掐訣印,心中默唸,一口氣把它畫完,先將靈訣朝碑一揚,劍匣便離碑而起。
取到手後,再用收法朝劍一指,劍便歸匣。到時必須鎮靜,不可膽小害怕。
劍一入匣,再按前法,在洞中禁制未全失效以前,略微練習收發,劍便為己所有。如離此洞,無故不可妄用。
當劍匣飛起之時,碑便縮小,化為一片古玉圭。劍主人一接到手,立時搶收雙匣。此事全仗手疾眼快,膽大心靈。
否則,紫青雙劍雖被靈翠峰中暗藏的元磁真氣吸住,又因方才殺人見血,火氣暫退,不去惹它,自然不會飛起傷人,但一動那劍匣,立生反應。
若非靈峰至寶將其吸緊,不易掙脫,紫青雙劍的來勢比電還快,匣才到手,人已被劍所殺。
即或不然,收發稍緩,在未用符訣施為以前,只有一劍自行歸匣,再想拔出,便難如願,故非機警神速不可。
葉笙看完,才知雙劍通靈變化,威力絕大,端的危機一發。方才只稍冒失,未將劍匣尋到,先去取劍,便是凶多吉少。
此刻他驚喜交集,一看完碑文,惟恐符訣會跟著石碑一起隱去,趕緊用心默記。
準備停當之後,他做夢也沒想到,事情會那麼容易。
剛把訣印一揚,先是碑上一片紅光,微微一閃,那碑立時由大而小,化為玉圭,迎面飛來。劍匣也雙雙飛起,隨在圭後,作品字形,似要往兩旁斜飛過去,又被那圭吸住了,飛得並不快。
葉笙始終氣定神閒,目光始終貫注前方。
一見神碑化為七寸來長的一柄玉圭,霞光隱隱,迎面飛來,他更不敢怠慢,左手法訣一揚,右手一招,先把玉圭接在手內。
百忙中看出圭上似有一種牽引之力,將劍匣吸住,猛觸靈機。圭接到手,他先不藏起,試著將那圭朝左邊劍匣一指。
圭上忽有一道其亮如電的紅光飛出,將匣裹住,耳聽得身後龍吟之聲,也未回顧,忙又掉頭,移向右面,另一劍匣也被紅光裹住。
他心中大喜,相隔又近,往前一探身,剛用右手把雙匣接住,猛覺身後奇亮。
回顧紫青雙劍,光芒大盛,暴長數倍,正在向外掙扎,伸縮不停,精芒電射,耀眼欲花。
他知道劍將還匣,時機已迫,急忙用收法朝前一指,剛將匣口朝外,紫青雙劍忽似驚虹電射,連掙了兩掙,離峰而起,對準自己飛來。
葉笙看出玉圭妙用,行法時雙手倒換,本是極快。
一見飛劍來勢純熟,試用玉圭朝前一指,紅光二次飛起,雙劍竟被擋住。這時,他已看出寶光竟能隨意伸縮,越發心定。
他便用寶光指住雙劍,任其緩緩飛來,手中劍匣往上一抬。方覺冷氣逼人,毛髮皆立,瑲瑲兩聲,寶光斂處,劍已入匣。
試用手握劍柄,往外微拔,驀然一聲龍吟,那青索劍宛如一道碧電,出匣尺許。拔出來再看,造型和平常使用的寶劍差不了多少,只是形制奇古,寶光強烈。
微一舞動,劍上芒尾立似靈蛇吐信,閃爍不停,最長時光芒竟達丈許以上。
宛如紫虹般的紫郢劍,也是如此。
紫郢劍是頭作龍形,前有長鼻;青索劍是上盤青蛇,糾結如繩。
葉笙試了幾次,收發均無異狀,並能由心運用,全如人意。後又試出握在手裡當兵器,也能一樣運用。
現在,他終於可以確定,這兩把仙劍,才是真正的神兵利器紫郢劍和青索劍。而之前他獲得的那把青索劍,雖然威力不弱,卻只是極高明的仿製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