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笙、悟空和悟淨,坐在坡前,等了很久,也沒見八戒回來,不禁又驚又奇。
“悟空!怎麼八戒去巡山,去了這麼久,還不回來?”葉笙只覺得眼熱心跳,有種不好的預感,忍不住問道。
悟空擺擺手,笑道:“師父,你還不曉得那呆子的心哩!”
“什麼心?”
悟空道:“師父啊,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難行,一定虛張聲勢,跑將回來報我;想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一直去了。”
“假若真個去了,卻在哪裡相會?此間是山野空闊之處,比不得那店市城井之間。”
悟空略一沉吟,道:“師父,不必擔心。那呆子有些懶惰,斷然走的極慢。我們走快點,定能趕上他。”
葉笙點點頭,騎著白龍馬,由悟淨挑擔,悟空在前面引路,一起上山。
正行處,他們忽然聽得前面有人大叫:“師父救命!”
葉笙微微一怔,循聲而去,高聲道:“是誰在喊‘救命’?”
話音剛落,有個男子從草叢裡爬出,跪在葉笙的馬前,咚咚咚的只管磕頭。
葉笙在馬上見他是個老道人,氣息微弱,便定睛一看,已看穿對方的真身,原來是平頂山蓮花洞中的二當家銀角大王。
根據原著《西遊記》的記載,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是上界派來守蓮花洞的兩個妖怪。金角大王原來是太上老君看金爐的金靈童子,銀角大王是看銀爐的銀靈童子。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使用的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寶劍——可以合二為一,還有紫金紅葫蘆、羊脂玉淨瓶、芭蕉扇、幌金繩等幾件寶物,與孫悟空比武鬥法,難分輸贏。
後來,孫悟空開動腦筋,用計謀戰勝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收繳了五件寶物,連人帶物還給太上老君。
當然,在這個與眾不同的西遊世界中,很多劇情都與原著不同。
譬如,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闖下彌天大禍,推翻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無數天火、雷電和隕石墜落至人間界,砸開了無數魔界之門,使得無數魔物蜂擁至人間界搗亂。
金靈童子和銀靈童子,正是趁著這個機會,偷了太上老君的五件寶貝,偷偷下凡,在平頂山蓮花洞做山大王,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葉笙是太上老君最心愛的小徒弟,而金靈童子和銀靈童子既是太上老君的看爐童子,也是他的門人。
照這樣推算,葉笙和金靈童子、銀靈童子是同門,地位卻比他們更尊崇。
不過,既然金靈童子和銀靈童子是偷偷下凡的,那時葉笙還只是個孩子,此刻他們還會不會認葉笙這個小師弟,這個真不好說。
………………
葉笙看穿了眼前這個道人的真正身份,並不揭破,先要看看他想幹什麼。
銀角大王嚷嚷:“疼,疼,疼!”放開了手,只見他腳上流血。
葉笙故意驚問道:“先生啊,你從哪裡來?為何會傷了腳?還傷得這麼嚴重?”
銀角大王花言巧語,虛情假意的道:“長老啊,此山西去,有一座清幽觀宇,我是那觀裡的道士。”
“你不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為何在此閒行?”
“因前日山南里施主家,邀道眾禳星,散福來晚。我師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忽遇著一隻斑斕猛虎,將我徒弟銜去。
貧道戰兢兢亡命走,一跤跌在亂石坡上,傷了腿足,不知迴路。今日大有天緣,得遇師父,萬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能回到觀中,就是典身賣命,一定重謝深恩。”
葉笙聞言,心中暗笑,表面上卻一本正經的道:“先生啊,你我都是一命之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雖別,修行之理則同。我不救你,就不是出家之輩。救便救你,你卻走不得路哩。”
“立也立不起來,怎生走路?”
葉笙道:“也罷,也罷。我還走得路,將馬讓與你騎一程,到你上宮,還我馬去吧。”
那怪道:“師父,感蒙厚情,只是腿胯跌傷,不能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