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墓園之後,葉笙和悟空持鍬帶鎬,在知秋子的度量下,一一標出適於下葬棺木的地點,拼命挖掘起來。
這時,他們可真的是在趕工吶!
饒是三人從小就練得一身好功夫,但因為不用法術的關係,這一百多處墓穴挖下來,也已累得手腳發軟,氣喘吁吁。
但是,不容三人多加歇息,他們又忙著奔向殷家古宅,搬運那一百零七口棺木。看著那麼多棺木,還沒動手呢,他們就腿軟了。
幸好,他們三人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默契漸長,決事迅速,商量好之後,立即行動。
知秋子在眾棺之前設好香案,振筆急書,寫好一封有關移棺之舉乃如何不得已,內容文情並茂的陰信,在焚香默唸之後,施咒焚化此信,寄予殷氏族人。
在他忙碌的同時,葉笙和悟空亦不得閒,忙著將置於後院的那些圓木樁搬出,自靈堂前一路排向墓園。
因木樁不夠,便從墓園中就地取材,將適才為了挖掘方穴而砍下的樹幹,選其圓直合用者,以補木樁之不足。
待此諸事佈置妥當,三人首先將殷氏族長,也就是殷正田之父的棺木格上木樁,運勁一推。棺木襯著滾木,果然移動快速。
悟空雙掌抵著這第一具棺木,以內力略略扶殮,不但令棺木不會震動過劇,甚至加快棺木去勢。不消片刻,棺木就已順利運抵墓地。
三人但見此法可行,雀躍歡呼一陣,當下輪流扶著棺木,又奔向墓園。
幾十趟跑下來,饒是三人腿力強健,卻也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三人之中,以知秋子最是叫苦,因為他的修為最低。
與葉笙和悟空相比之下,知秋子一來內力不如二人,二來腿力跑不贏他們,最後只得宣佈“被打敗了”,留在墓園裡面休息,讓葉笙和悟空將剩餘的棺材一一運來。
但是,知秋子才歇過一口氣,不敢耽誤時辰,立即又手持羅盤,拉正子午線,馬不停蹄的為每一具棺木仔細計算下葬方位。
隨後,依每位亡者生辰八字之不同,先後將此一百零七口棺木扶正落葬,封土豎碑,雖是忙碌迅速,卻絲毫不曾馬虎。
直到黃昏將至,天邊紅霞映空,三人大汗淋漓,灰頭土臉,總算在規定時辰之內,將殷氏一族安葬妥當。
知秋子撥出一口大氣,欣喜道:“酉時頭兇,酉時尾險,酉時中則大吉大利。此刻恰恰是酉時中,足見殷氏一族是有福之門,方始保佑安葬過程如此順利。”
葉笙和悟空聞言,亦自高興,覺得如此辛勞一場,能助善良一脈入土為安,也是值得。
三人便在各墳前將金錠銀錠、紙人紙馬,一一焚化,並舉香叩拜,默祝殷家亡靈就此安歸黃泉,不再做飄蕩遊魂。
他們三人如此為殷氏一門盡心盡力,純粹是出於一念之仁,不忍這莫明遭害的一家人,連死亦不得安寧。
也因為三人心中皆是一片真誠,方始甘願勞心費力,為與自己毫無關聯的殷氏族人辦此後事。他們只是單純的一片誠心以慰死者,從未想過如此的付出,是為獲取什麼。
安葬殷氏一族之後,他們為了不使這一大片墓園來日變成亂葬崗,又打起精神,在墓園四周砌起一道磚牆,拱護墓園,園內廣植花草樹木。
並於墓園入口,豎起一方足有一人半高的巨巖,再以化石丹鋪灑巖上,刻出“殷家墓園”四個大字,最後在下面寫明建墓日期和立墓之人。
葉笙心血來潮,認為應當將“殷氏一族無辜遭害,殷正田何以化為殭屍,變做百年來恐怖傳說之始末”昭告世人,並用殷正田的三項詛咒,來保護已無後人守墓的殷家墓園。
於是,他們便又在巨巖背面,刻下殷正田留於書房之遺書的全文。
知秋子忍不住笑道:“阿笙過目不忘的本事,此時最管用。”
其實,三人如此考量周全,不外乎希望能令殷家死者,不再受無謂的打擾罷了。
當他們終於忙完安葬殷氏一族之浩大工程,正式宣佈收工時,已是深夜。三人拖著疲累至極的身軀,慢慢走回殷家古宅。
……挖一百零七處墳地,每座坑至少三尺寬、六尺長,而且每座墳都得按死者的生辰八字之不同,在規定的時辰內,按不同的方位下葬。
……還有,墓園外圍的砌牆、栽樹等瑣碎工作,也要及時完成,否則墓園不出三年,就會變成亂葬崗,這實在是很大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