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
葉笙沉吟了一陣,將敖鸞、火龍尊者、孫悟空、豬八戒叫過來,約好大家一起闖關。目前,在葉笙身邊,修為最高的,就是這幾位,就連黑風怪也沒資格參加。
之前八戒已經見過敖鸞,但瞧見她只是個十來歲的女娃兒,太青澀,因而不怎麼放在心上。如果他知道這並不是敖鸞的本來面目,他會怎樣呢?
商量好之後,葉笙說聲“好運”,便率先駕起遁光,向浮屠塔飛去。
嗖嗖嗖嗖!
敖鸞、火龍尊者、孫悟空和豬八戒,也紛紛飛向浮屠塔。誰先闖關成功,便去第六層經歷“意見欲”,最後大家在第七層叩問“本心”。
………………
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句中的“浮屠”,原來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無量,遠勝為寺廟建造七層佛塔。
塔起源於天竺,而天竺是佛教的發源地。
天竺國最初的塔,形狀像墳墓,在方的平臺上砌築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種形狀的塔尖。
這樣的塔,在天竺國梵語的譯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墓。
佛骨焚化以後,成了彩色晶瑩的珠子,埋在“浮屠”裡,七層的塔稱作七級浮屠。
浮屠,亦作浮圖,休屠,皆佛陀之異譯。
相傳,佛教為佛所創,古人便稱佛教徒為浮屠。佛教為浮屠道,後並稱佛塔為浮屠。後人們認為佛陀二字太麻煩,於是簡化成一個字:佛。
華夏佛教徒,多將浮屠視為佛塔。
因觀音手持佛塔,故而稱為浮屠觀音。觀音立於蓮華之上,右手持九級浮屠佛塔,左手作施無畏印。
天竺佛教徒築塔,是為了埋藏佛之舍利,後來演變為佛教象徵性的重要標誌。
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發、佛指、佛齒,見舍利如見佛陀本身。因而,佛塔又稱功德聚,造浮屠佛塔被視為建功德的事。
此外,佛塔浮屠,還被佛教視為寶物和法器,譬如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即毗沙門天,手中持的寶物,就是浮屠寶塔。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薩皤羅罰曳”梵語,此乃觀音菩薩示現毗沙門天王降魔相。
天王手持浮屠寶塔,意為保護修持者,護持、接引十方諸佛,可使一切魔障望風遠避,使一切惡煞聞其聲音,悉皆遠離。
而小說《西遊記》中,將毗沙門託塔的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將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託塔李天王”。
在民間,浮屠還被視為施福護財。因此,此尊觀音法相,在民間深受崇拜。
………………
此時,葉笙、敖鸞、火龍尊者、孫悟空和豬八戒,一靠近浮屠塔,立即被吸了進去,落在前五層,每人闖一關。
而且,要闖哪一關,竟然是由關卡選擇人,而不是人選擇關卡。
現在,葉笙就被第四關“舌嘗思”吸了進去,出現在他面前的,是各種各樣的美食!
荷粳製作的果脯,九江出產的精米……
鄴中的鹿尾,青州的蟹黃,生魚熊掌,雞爪猩唇……
桂花美酒烹製的水鳥,用淇漳名酒和蜜汁甘露泡製的山禽,用五種秘法燒製的鯖魚……
其中最奇特的一道,叫做“白魚鮔臘糖蟹”。
(本章完)
喜歡我和妖精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我和妖精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